南朝齐的钱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一片旖旎繁华。苏小小便诞生在这人间胜境之中。她的家族,曾是东晋的官宦名门,历经岁月变迁,到了南齐,虽已不复往昔的辉煌,却仍有着深厚的底蕴。苏家定居钱塘后,凭借着祖辈的积累与精明的生意头脑,在商业上崭露头角,成为当地颇有名望的商贾之家。
苏小小作为家中独女,自幼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生得玲珑娇小,眉眼如画,肌肤胜雪,那灵动的模样仿佛是从西湖烟雨中走出的仙子。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为她取名 “小小”,期望她的人生也能如这名字一般,精致而美好。
在苏小小牙牙学语之时,母亲便教她诵读诗词,那些优美的韵律如同清泉般流入她幼小的心田。稍大一些,她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对诗词歌赋一学就通,不仅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还常常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父亲见她如此聪慧,便请来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练习书法。苏小小坐在书房中,专注地临摹着字帖,一笔一划都写得极为认真,她的书法虽带着几分稚嫩,却已隐隐有了飘逸之态。
家中的庭院,是苏小小童年的乐园。春日里,繁花似锦,她在花丛中追逐着蝴蝶,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夏日的夜晚,她与父母一同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繁星,听母亲讲述着古老而浪漫的传说。秋风吹起时,她会捡起飘落的枫叶,仔细地观察着枫叶的纹理,然后用彩笔在上面描绘出心中的画面。冬日,当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她会兴奋地在雪地里奔跑,伸出小手去接住那晶莹的雪花,感受着雪花在掌心融化的凉意。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苏小小十五岁那年陡然转变。先是父亲在一次外出经商途中,遭遇了意外,不幸身亡。苏小小望着父亲的灵柩,哭得肝肠寸断,她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总是把她扛在肩头,陪她玩耍的父亲,竟永远地离开了她。母亲因丈夫的离世,伤心过度,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后也追随父亲而去。
短短数月间,苏小小便从一个备受宠爱的千金小姐,沦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女。她变卖了家中的家产,只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书籍和母亲的遗物。带着这些,她与乳娘贾姨搬到了钱塘城外西泠桥畔的一座幽静小院里。
西泠桥畔,风景如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近处的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垂柳。苏小小坐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新生活的一丝期待。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凭借自己的才艺,开始与当地的文人雅客结交。她能歌善舞,唱起歌来,声音婉转悠扬,如同夜莺啼鸣;跳起舞蹈时,身姿轻盈曼妙,仿佛仙女下凡。她的诗词更是一绝,每一首都饱含着她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渐渐地,苏小小在钱塘有了诗伎的美名,她的小院也时常有文人雅士前来拜访,与她吟诗作画,谈古论今。
一个春日的午后,苏小小如往常一样,乘坐着自己的油壁车,前往西湖游玩。西湖的春日,格外迷人,湖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少女的发丝。桃花灼灼,红得似火,粉得如霞,一阵微风吹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花雨。苏小小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坐在油壁车中,静静地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当她的车行驶到断桥边时,突然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她好奇地掀开帘子望去,只见一位骑着青骢马的公子正朝着她的方向而来。这位公子,正是阮郁。阮郁出身名门,父亲在朝中位居高官,他自幼饱读诗书,气质高雅,面容英俊,身着一袭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块碧绿的玉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潇洒。
阮郁也在此时看到了苏小小,他的目光瞬间被苏小小那绝世的容颜和灵动的气质所吸引。苏小小那如秋水般的双眸,清澈明亮,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娇艳动人。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时间也为之停止。
阮郁勒住缰绳,走到苏小小车前,微微拱手,礼貌地说道:“在下阮郁,敢问姑娘芳名?” 苏小小看着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心中也涌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她轻声答道:“小女子苏小小。” 阮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久闻苏姑娘才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小小微微一笑,说道:“阮公子过奖了。”
从那之后,阮郁常常来找苏小小,他们一同漫步在西湖边,欣赏着四季的美景。春日里,他们在花丛中嬉戏,感受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夏日,他们泛舟湖上,在荷叶与荷花间穿梭,享受着清凉的湖风;秋日,他们登上宝石山,俯瞰着整个钱塘城,看着那金黄的枫叶和远处的山峦,心中充满了诗意;冬日,他们在断桥边赏雪,看着那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而美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