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手指间的二维突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落在伏羲的脸上。他一夜没睡,面前的兽皮毯上散落着数十片木炭,地上画满了横线和断横线——一条连着的“—”,两条连着的“——”,一条断开的“- -”,两条断开的“- - - -”,还有一条连着一条断开的“— - -”……
“首领,你这画的是什么?”共工揉着眼睛走过来,看到地上的符号,忍不住蹲下身,用手指描着那些横线,“像树枝,又像水纹。”
伏羲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地上的三组符号:“— — —”“— — - -”“— - - - - -”。这三组符号里,有的全是连着的横线,有的全是断开的横线,有的一半连着一半断开。他突然想到,太阳是“刚”的,用连着的横线代表;月亮是“柔”的,用断开的横线代表。那太阳和月亮一起出现呢?不就是一半连着一半断开吗?
“共工,你看。”伏羲指着“— — - -”,“这上面两条是太阳,下面两条是月亮,合在一起,就是黄昏——太阳快落山,月亮刚出来的时候。”
共工愣住了,他看着地上的符号,又抬头看看天空,晨光中确实能看到淡淡的月亮轮廓。“那这个‘— - - —’呢?”他指着另一组符号。
“这是清晨。”伏羲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下面两条是月亮,上面两条是太阳,月亮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他突然抓起一块木炭,在兽皮毯上画了起来。先画三条横线,全是连着的——这是天,是最刚的东西;再画三条横线,全是断开的——这是地,是最柔的东西;然后在天和地之间,画了三组符号:上面两条连,下面一条断的“— — - -”;上面一条连,中间一条断,下面一条连的“— - - —”;上面一条断,下面两条连的“- - — —”。
“天在上,地在下,中间是万物。”伏羲的手指在符号上滑动,“这三组符号,有的刚多柔少,有的刚柔各半,有的柔多刚少——就像天上的云,有的厚有的薄;地上的草,有的高有的矮;族里的人,有的强有的弱。”
族人们被这边的动静吸引,纷纷围了过来。瑶姑看着兽皮毯上的符号,突然说:“首领,你画的这个‘— — - -’,像极了山巅的巨石,上面硬,下面有点松。”
“对对!”年轻的猎手们也凑了过来,“这个‘- - — —’像河边的泥土,上面软,下面硬!”
伏羲的心跳越来越快,他发现这些由横线和断横线组成的符号,竟然能代表世间所有的东西——只要调整连着的横线和断开的横线的数量和位置,就能画出山、水、风、火、兽、人。更重要的是,这些符号都在一张兽皮毯上,不用再翻找十几片龟甲,一眼就能看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把它们叫做‘卦’。”伏羲站起身,声音传遍整个部落,“天是乾卦,地是坤卦,山是艮卦,水是坎卦,火是离卦,风是巽卦,雷是震卦,泽是兑卦。这八个卦,能装下天上地下所有的东西。”
族老们凑到兽皮毯前,仔细看着那些符号。最年长的族老用颤抖的手指抚摸着乾卦的三条连横线,突然老泪纵横:“以前我们记不住的路,分不清的季节,现在都在这上面了。伏羲,你这是给部落找到了一条活路啊!”
第四章 篝火旁的思维革命
夜幕再次降临,部落的篝火比往常更旺。伏羲坐在兽皮毯中央,面前铺着画好八卦的兽皮,族人们围坐成一圈,连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听首领讲解这些神奇的符号。
“大家看这乾卦和坤卦。”伏羲指着最上面的两个符号,“乾是天,刚健不息,就像我们部落里的猎手,永远向前;坤是地,厚德载物,就像阿母们,把部落的人都护在怀里。天在上,地在下,我们在中间,这就是我们和天地的关系。”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条从乾卦到坤卦的线:“去年我们从黄河边迁到这里,就是顺着天的方向,踩着地的脉络——如果早知道这八卦,我们就不会走那些弯路了。”
共工突然站起来,指着坎卦和离卦:“首领,坎是水,离是火,水克火,火能烧水,这是不是说,我们以后煮东西,不用再怕水浇灭火了?”
伏羲笑着点头:“没错。坎卦的符号是‘— - - —’,中间断开,像水的流动;离卦是‘- - — - -’,中间连着,像火的燃烧。知道了它们的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用水和火——比如在河边生火,要离水远一点,免得被水淹;煮肉的时候,要让火刚好烧到锅底,不让水溢出来。”
瑶姑也举起手,她手里拿着一片刻着兑卦的木片:“首领,兑是泽,泽里有鱼,有草,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兑卦的位置,找到有鱼的沼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