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烁对陆逊的明智选择大加赞赏,陆逊则极尽谄媚之态,还义正词严地为江东百姓发声,恳请曹烁平定江东后勿要滥杀无辜。
好!若江东人都如你这般明事理,我曹烁自当秋毫无犯。
你且去告知江东众人,让他们静候佳音。不出四月,我必破孙策水师,直取江东!
曹烁信誓旦旦。
陆逊先是叩谢,继而蹙眉问道:将 ** 兵如神,击溃孙策竟需四月之久?
陆上交锋,取孙策首级不过探囊取物。
曹烁豪气干云,随即又面露难色:
只是水上作战,我军将士不谙长江风浪。至少需四月操练,方能打造一支堪战水师。
陆逊轻轻颔首,似有所思。
沉吟半晌。
陆逊忽然目光炯炯,抱拳进言:
将军,在下有一计,不出十日便可解决将士晕船之患!
终于要图穷匕见了么......
曹烁凝视着郑重其事的陆逊,心中阵阵冷笑。
面上却佯装惊喜:伯言有何妙计?
陆逊徐徐起身,从容走至曹烁案前。
腰间佩剑骤然出鞘。
堂中顿时哗然,众人以为陆逊欲行刺。
侍卫们纷纷刀剑出鞘。
许褚提起象鼻刀护在曹烁身前,怒喝:放肆!
陆逊神色从容,嘴角挂着淡然的微笑。
曹烁推开许褚,饶有兴致地等着看陆逊的动作。
在众人戒备的注视下,陆逊执剑走到曹烁面前,将长剑轻轻横放在两只酒杯之间。
大将军,此乃在下拙见。
曹操盯着案几上的长剑,满脸疑惑,暗自揣测这年轻人打的什么主意。
曹烁故作不解:陆伯言,这是何意?
此计名为连环船,请大将军命人打造铁索,将战船连为一体。
船队相连后铺上木板,便成水上移动营垒,步兵骑兵皆可如履平地。
届时风浪再大,船队也稳如泰山。
无需额外训练,将士们可直接登船作战。
如此一来,大将军不日便可与孙策决战长江,一战定乾坤!
陆逊边说边比划,详细阐述自己的计策。
帐内顿时沸腾。
从曹操、郭嘉到赵云、张合等将领,无不喜形于色。
众人都看出,此计正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曹烁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
他佯装欣喜,向曹操问道:德纲觉得此计如何?
大将军,此计当真妙绝!
船队相连,六万步军立成水师,何惧孙策?
不出月余,必能渡江取胜!
曹操赞不绝口,眉飞色舞。
众谋士将领纷纷附和。
妙计!实在是妙计!
曹烁也连连点头,高声称赞:
陆伯言这等奇才,孙策竟不识用,当真有眼无珠!
江畔微雨,陆逊衣袖沾湿。
孙策首级若献于帐下,贤弟当记头功。
青衫文士眉梢微动,指尖轻抚茶盏。
将军谬赞。逊献策不过为解黎民倒悬,其间亦有私心杂念。
檀木案几映出他躬身身影,若能诛杀孙贼,反是逊该叩谢将军。
满座谋臣捋须颔首,铜雀灯花噼啪作响。
曹烁扶起他时,瞥见对方袖口暗纹。江东织锦名不虚传。
三十日内,必以孙策头颅祭奠陆氏冤魂。
文士再拜,提起吴郡家眷尚待接应。曹烁挥退侍卫,允其独返江南。
他日饮马长江,与君共醉。
陆逊的笑声散入江风。小舟隐入芦花深处,曹操抚掌赞叹天赐良才。
【
“陆逊此人机敏过人,应当不至于在此事上捏造虚言。”
“陆氏与孙策素有旧怨,他 ** 心切投奔大将军,岂不是顺理成章?”
曹操条分缕析地推演着局势。
“德纲,莫要疏忽——江东尚有卧龙、凤雏坐镇,此二人绝非易与之辈。”
“有他们在,何来‘顺理成章’四字?”
曹烁将酒盏重重推向南岸,语带深意。
曹操眉头骤紧,未能即刻参透其中玄机。
“大将军谨慎无错,陆逊是否真心归顺,眼下确难定论。”
郭嘉颔首附和,转而话锋稍移:
“然不论其真心假意,这连环战船之法,确解了我北军不谙水战之困!”
“奉孝所言极是。”
曹操抚掌赞同:“纵使陆逊诈降,亦是作茧自缚。此计实打实助我军……”
众将纷纷称善。
张合等北地将领尤显振奋——往日浪涛颠簸之苦,终得 ** 之法,哪还顾得上揣度陆逊用心?
“铿!”
曹烁猛然撂下酒盏,寒声道:
“诸葛亮与庞统岂会平白赠计?分明是借陆逊诈降,为我等设下这连环杀局!”
满座哗然,诸将面面相觑。
“大将军明鉴:连环船成,五万步卒即刻可化水师,孙策倚仗的江上优势便荡然无存。”
“若此计真出自卧龙凤雏,于他们有害无利,究竟意欲何为?”
曹操凝眸发问,亦是众人心头之惑。
“黄盖诈降不过序曲,陆逊献计才是真正的杀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