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猛然回神,觉得那小将颇为面熟,急忙定睛细看。
曹……曹烁?
他失声惊叫,手中羽扇砰然落地,脸色霎时变得狰狞可怖。
诸葛亮急忙揉了揉眼睛,再次仔细望去。
没错,城前那耀武扬威的曹军小将,正是曹家之主——曹烁。
那个在徐州、在江东屡屡羞辱他智谋的曹家暴君,此刻竟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他面前!
那曹贼本该在柴桑,怎会在此处?
诸葛亮脑中嗡鸣,一时竟怔住了。
诸葛村夫!
你假意斗阵诱我军注意,却暗中派王威偷袭新野,想断我军归路!
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也算条计策。
可惜,你以为能瞒过我的眼睛?
曹烁语带讥讽,直接点破诸葛亮的谋划。
诸葛亮身躯一震,猛然醒悟。
原来统领这支北路曹军的,自始至终都是曹烁,而非夏侯渊那个莽夫!
看穿八卦阵的是曹烁,识破坏他偷袭新野之计的,也是曹烁。
从一开始,与他对弈的,就是眼前这个宿敌!
诸葛亮拳头骤然攥紧,指节发白,熊熊怒火在胸中燃烧。
军师,那曹将真是曹烁?
刘封回过神来,惊疑不定地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着脸点头:不错,正是你父亲的死敌,奸贼曹烁!
刘封倒抽一口凉气,额头渗出冷汗,难以置信地望向城下。
---
黄忠惊叹道:“早闻曹烁力大无穷,堪比吕布之勇,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他随即疑惑地看向诸葛亮:“军师此前说曹烁正率主力攻打柴桑,怎会现身于此?”
刘封闻言一颤,同样望向诸葛亮。诸葛亮肃然道:“柴桑必是曹仁打着他的旗号虚张声势,其真正目标实为樊城——曹烁要从北面突袭荆州!”
此言一出,城头守军哗然,刘封与黄忠俱是变色。
曹烁的声音如雷炸响:“刘封!刘备假仁假义,收养你不过因膝下无子。待他亲生骨肉长成,你这养子必遭鸩杀。此刻归降尚可活命,若执迷不悟——”他猛力一攥,王威头颅登时爆裂,血雾四溅。
这骇人场面令守军胆寒,刘封更是浑身剧颤——不仅因血腥杀戮,更因曹烁字字诛心,直戳他身为养子的隐痛。
诸葛亮厉喝惊醒他:“大公子莫中离间计!主公既行收养之礼,便是视如己出!”刘封猛然回神,怒指城下:“曹贼安敢污蔑我父!我誓取你首级!”
见刘封表态,诸葛亮暗自松了口气。曹烁冷笑:“冥顽不灵的蠢货!”
**
曹烁面露轻蔑,手中天龙戟直指前方:“愚不可及!今日便送你去给刘备陪葬,顺便灭了你们寇家满门!”
杀意凛然的话语落下。
曹烁调转马头,踏过王威的尸首,扬鞭绝尘而去。
刘封竟被这气势所慑,脸色煞白,呆立原地目送曹烁远去。
“放箭!给我射死那曹贼——”
直到曹烁身影消失,刘封才如梦初醒,暴跳如雷地嘶吼着。
** 兵士慌忙射出的箭矢,却只追上了曹烁远去的烟尘。
“孔明军师,你的阵法已破,王威所部全军覆没!”
“照你的计策,我军折损三千余人,如今该如何收场?”
刘封满腔怒火,直指诸葛亮。
诸葛亮默然不语。
黄忠叹息道:“曹烁既已亲临樊城,我军又遭重创,依老将之见,当速请主公率大军来援。”
“看来只能如此了。”
刘封面露不甘,正要下令求援。
“且慢!”
诸葛亮突然劝阻:“主公将樊城托付于大公子,正是对您的信任。若因此战失利便求援,岂非辜负主公期望,更令他人轻视公子能力?”
刘封猛然醒悟,握拳道:“军师明鉴!军中多有轻视我年少者,若此时求援,正合他们心意。”
诸葛亮暗自松了口气。
他主动请缨辅佐刘封守城,却接连失策反被曹烁所算。若刘封求援,不仅少主威信受损,他这位军师亦将颜面尽失。
这番私心,自然不便明言。
黄忠急道:“如今曹烁亲率大军压境,我军伤亡惨重,不求援又能如何?”
刘封神色一紧,目光急切地望向诸葛亮。
我军虽因战事损耗,现存七千精锐尚可一用。
曹军虽兵至樊城,然兵力仅两万有余,不足为惧。
孔明执扇轻摇,淡然道:“某有一策,可挫曹军锐气,助少将军重振威名。”
少将军眸光顿亮,忙问:“先生有何良策?”
羽扇遥指黄忠,孔明微微一笑:“此计成败,全系于汉升老将军。”
黄忠愕然:“某?”
少将军亦不解:“此话怎解?”
孔明娓娓道来:“汉升乃黄氏族人,与黄家家主黄承彦为宗亲。今承彦之女月英侍奉曹烁为妾,部分黄氏族人已私通曹军。若请黄公开路,引汉升假降,曹贼必不疑有诈。届时,老将军可临阵反戈,吾另有后计,破敌易如反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