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诸葛亮羽扇轻摇,从容剖析。
刘备闻言冷笑:军师高见!曹贼妄自尊大,以为国力强盛便可与贵霜抗衡,当真可笑。待其粮尽退兵之时,倒要看他还如何嚣张!
念及此处,刘备拊掌大笑,甚为快意。
笑声未落——
马谡仓皇奔入,疾呼:王上,祸事!贵霜军溃败了!
何事惊慌?刘备犹自不以为意。
马谡颤声道:因陀罗所部全军覆没,曹烁正率魏军直扑楼兰!
什么?!
刘备笑容凝固,面色骤变,眼中俱是难以置信。
诸葛亮与司马懿亦勃然色变。
荒谬!
八万贵霜大军与魏军对峙多时,怎会顷刻覆灭?
竟至全军尽殁?
绝无可能!
刘玄德惊骇失声,面容震撼难抑。
马幼常高呼:正是那曹子桓决开蒲昌海,引水倒灌贵霜大军,致使八万雄师不战而殁!
晴天霹雳炸响云霄。
刘玄德恍然大悟,原来魏军能轻易击溃八万贵霜军,全因曹子桓借天时之利,以水攻破敌。
怎会如此?
整整八万大军,竟这般灰飞烟灭?
莫非连贵霜豪杰也奈何不得那曹贼?
刘玄德仰天悲啸,浑身颤抖。
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相视一眼,俱是摇头叹息。
亮本该料到曹子桓狡诈多端,必出奇计破敌。
昨夜骤雨,亮应当提醒因陀罗提防水攻才是。
孔明面露愧色。
仲达却道:因陀罗刚愎自用,纵使兄长相劝,也是徒劳。
正言语间,一名贵霜士卒仓皇来报,言俱毗罗有紧急军情相商。
司马仲达断言:定是得知主力覆灭,欲请大王共商对策。
刘玄德不敢耽搁,即刻前往贵霜大营。
此时营中早已乱作一团。留守楼兰的万余贵霜将士闻听总督与八万大军尽殁,无不惊惶失措。
备拜见俱元帅。
帐中相见,刘玄德执礼甚恭。
俱毗罗慌忙扶起,颤声道:汉王啊,总督与八万将士全军覆没之事,想必已然知晓......
刘备轻叹一声:我当初就提醒过贵霜总督,曹烁此人狡诈多端,可惜总督执意不听,如今果然酿成大祸。
汉王,我也曾劝过总督,但他始终不肯采纳啊!
如今败局已定,魏军正向楼兰杀来,您看该如何应对?
俱毗罗心绪烦乱,只能向刘备寻求对策。
刘备亦无计可施,转而望向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谋臣。
诸葛亮说道:我军主力已失,眼下可用之兵不足两万,又未能攻下楼兰城,实在难以抵挡八万魏军。如今之计,唯有撤军。
若现在退兵,尚能保全数万将士,西域大半领土仍归贵霜所有。
如若在此与魏军决战,必将全军覆灭。
倘若我军覆没,贵霜辛苦夺下的西域疆土,就会白白送还曹烁手中。
俱元帅,轻重缓急,您应当明白。
司马懿也详细分析了一番。
俱毗罗沉默许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就依你们所言,退兵吧。
随后,俱毗罗下令围困楼兰城的一万贵霜军立即向西撤退。
刘备也急忙返回营地,命令所率汉军跟随贵霜军一同西撤。
被围困半年之久的楼兰城,终于迎来了解围之日。
城内,守城士兵清晨醒来,发现四周敌营已空无一人。
他们又惊又喜,急忙派人向班勇禀报。
刚醒来的班勇得知消息后,立即带着妹妹班淑登上城楼。
极目远望,兄妹二人脸上浮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兄长,贵霜军的营地真的撤走了!班淑兴奋地喊道。
班勇点点头:确实如此,只是不知为何贵霜军会突然撤围?
班淑眼中闪过灵光:大哥,莫非是魏主击败了因陀罗,迫使敌军撤围?
“这有些不切实际。”
班勇眉头紧锁:“魏国兵力远逊于贵霜大军,怎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击溃因陀罗,这般作战风格,简直匪夷所思。”
“倒也未必。”
班淑眸中闪过睿智:“那位魏王曹烁用兵入神,扫平中原各路豪强,如今速胜贵霜军团也在情理之中。”
班勇仍显犹疑,思绪纷乱间难以决断。
“大人!东面出现魏军旌旗!”
守城士兵突然指向朝阳升起的方向。
兄妹二人浑身一震,极目远眺,狂喜之色瞬间染红双颊。
只见朝阳映照下,赤色魏旗如浪潮般席卷戈壁,铁甲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楼兰城推进。
转眼间,八万精锐已将整片绿洲染成玄色。
“是王师!”
“魏王真的大破贵霜了!”
班淑声音哽咽,泪珠在眼眶中打转。
班勇激动得手足无措,城头守军更是欢呼雷动。
队列最前方,金甲少年纵马至城下,仰首朗声道:“大魏曹烁前来驰援,西域都护班勇何在?”
听闻此言,班勇心头剧震却又迟疑。
班淑却已认出,低呼道:“兄长,确是魏王无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