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浴室光滑的瓷砖地面上切割出几道清晰而冷静的光带。艾雅琳穿着一身淡紫色的真丝睡裙,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柔拂过小腿肌肤,带来一丝微凉的滑腻感。她赤着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睡眼惺忪地完成了刷牙洗脸的例行程序。水珠顺着她清丽的脸颊滑落,滴入洗手池,带来一丝清醒。
像往常一样,她无意识地、几乎是带着一点晨间懵懂的习惯性动作,踏上了那个沉默的黑色电子体重秤。这只是一个日常的、近乎仪式性的动作,她并未期待任何惊人的变化,甚至很少真正聚焦于那个跳动的数字本身。大脑还残留着昨夜酣睡的余温,思绪飘忽。
然而,当液晶屏上的数字经过一番短暂的、令人心悸的跳跃后,最终顽强地定格在一个清晰无比的数字上时,艾雅琳仿佛被一道无声却尖锐的冰锥瞬间刺中,所有残存的睡意和朦胧感轰然消散!
那数字,像一枚冰冷的烙印,清晰地、无情地,比她记忆中那条隐形的心理安全线,超出了好几个刻度!
“——?!”一声短促的惊呼硬生生卡在喉咙里,她猛地瞪大了眼睛,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随即开始失控地狂跳,撞击着胸腔,发出擂鼓般的声响。一股混杂着难以置信、惊慌失措、以及猛然袭来的懊恼的情绪浪潮,瞬间将她吞没。
“不可能……绝对是秤坏了!”她几乎是跳下了体重秤,光滑的脚底与瓷砖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她深吸一口气,用力踩了踩地板,仿佛这样能震醒那个“出错”的机器。她再次站上去,这一次,她下意识地收紧核心,甚至微微踮起脚尖——可那数字只是冷漠地闪烁了一下,再次固执地停留在原地,分毫未变。
冰冷的现实如同兜头浇下的冷水,让她彻底清醒,也让她心底发凉。她愣愣地站在那里,睡裙的吊带滑落肩头也浑然不觉,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个仿佛带着嘲讽意味的数字。镜子里,映出她写满惊惶的脸庞和依旧纤细但似乎……似乎失去了往日那种紧致利落感的身体轮廓。她下意识地抬起手,用手指捏了捏腰侧和大腿的肌肤。触感确实比记忆中海绵软了一些,带着一种让她感到陌生的绵软和微微的浮肿感。
恐慌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深深的吸气后,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艾雅琳,冷静。深呼吸。惊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情况更糟。”她对着镜子里那个面色惊疑不定的自己低声命令道,眼神逐渐从最初的慌乱中挣扎出来,变得锐利、审视,甚至带上了几分分析师的冷静。
她缓缓走下体重秤,没有立刻逃离这个“事发现场”,而是抱着手臂,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滑冰凉的大理石洗手台面,开始像一位严谨的侦探复盘案件一样,仔仔细细、巨细无靡地回溯最近几周,尤其是露营归来后的生活轨迹与舌尖上的每一次邂逅。
思维的齿轮高速且冷静地运转,记忆的画面一帧帧清晰闪过,带着味道、温度和当时的心情:
舌尖上的盛宴与放纵:
露营狂欢:画面首先定格在翠谷湖畔和水景湾。篝火上滋滋作响、油脂丰沛的五花肉和牛排;寿喜锅里翻滚的、吸饱了甜咸汤汁的肥牛和豆腐;深夜那碗抚慰心灵、却热量惊人的泡面搭档——火腿肠和卤牛肉;林嘉柔带来的、甜蜜致命的冰淇淋和冰镇西瓜;还有那些不可或缺的、咔嚓作响的薯片和坚果……户外活动消耗虽大,但此刻回想,摄入的热量恐怕早已远远超标。当时只觉酣畅淋漓,是旅行乐趣的一部分,此刻却都成了指向明确的“证物”。
居家茶歇的甜蜜陷阱:回归后,抱着犒劳自己的心态,下午茶变得格外频繁和丰盛。涂抹着厚厚凝脂奶油和自制草莓酱的司康饼、香酥掉渣的黄油曲奇、丝滑香浓的巧克力、还有各种口味的坚果和果脯……这些“小小的享受”、“创作的燃料”,在潜意识里被合理化,此刻累积起来,却显得触目惊心。
营养过盛的“健康”餐:她自己热衷研究和烹饪,追求美味与营养兼顾,但或许……不知不觉中,“营养”悄然越过了“需求”的边界?精心煎制的、油脂丰富的三文鱼排;照烧汁浓郁的鸡腿饭;甚至作为早餐的火腿煎蛋三明治,用的也是全麦面包和好油,但分量和搭配是否在满足口腹之欲时失去了平衡?
隐形糖分的包围:甜豆浆、果汁、可乐……这些愉悦味蕾的饮品,此刻也成了需要审视的对象。它们带来的额外糖分,无声无息地贡献着热量。
活动与消耗的失衡:
露营后的静态休整:回来后,沉浸在照片整理、旅行笔记、作品归位、学习计划制定的静态活动中。虽然脑力消耗巨大,但身体的运动量、卡路里的直接燃烧效率,与露营期间相比,无疑是断崖式下跌。
深度创作的久坐模式:无论是沉浸在水彩世界、精心雕琢微缩模型,还是长时间伏案阅读文学艺术典籍,都是极其消耗心神却几乎完全静止的状态。身体的新陈代谢仿佛也进入了低速运行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