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中国的朋友。”马库拉的声音带着沉重,他指着远处的伐木区,“非法伐木团伙已经在这里砍了五年,他们把红木运到欧洲卖钱,把烧剩下的树桩当柴火烧。”他抓起一把红土,土粒在指缝里簌簌掉落,“以前这里的雨林能长出一人粗的大树,现在连木薯都种不活——种下去的木薯苗,三天就烂根,叶子卷成一团,像被太阳烤焦了。”他掀起自己的裤腿,小腿上布满了被蚊虫叮咬的伤口,“雨林没了,蚊虫越来越多,部落里很多孩子都得了疟疾。”
李伟蹲下身,抓起一把红土,手指一捻,土粒粗糙干涩,几乎没有有机质。他掏出阿林寄来的检测设备,探针插进土里,屏幕立刻“滴滴”报警,红色数字定格在“有机质含量0.8%,pH值4.2(强酸性)”。“这不是红土天生贫瘠,是伐木和焚烧破坏了土壤结构。”他把屏幕转向马库拉,“我们带来的‘排铜紫茶’改良品种,根系能固氮,再配合阿林的腐殖质改良剂,两个月就能让土壤有机质提升到2%,半年后就能种木薯和玉米。”
“真的能行吗?”恩科突然放下木炭,走到李伟面前,他的小脸脏兮兮的,眼睛却很亮,“我爸爸就是去阻止伐木团伙时被他们打死的,他说雨林是我们的家,只要雨林能回来,爸爸就会变成小鸟来看我。”他指着树皮上的画,“你看,我画的是爸爸变成的金刚鹦鹉,它正往雨林里飞。”
周小雨的镜头对准那幅画,弹幕里全是“破防了”。阿梅的视频连线突然弹进来,眼眶红红的:“李老师,我捐的十吨‘春芽雨林粥’,加了刚果(布)的野生香蕉和木薯粉,刚和阿林的改良剂一起到港口了!这次我加了抗疟疾的青蒿成分,孩子吃了能增强抵抗力,不用煮,用热水泡开就能吃!”她举着个粥碗,“上次赞比亚的焖饭你们都夸好吃,这次的雨林粥绝对更棒,马库拉首领你说是不是?”
“生态农艺师阿禾”的留言带着专业感:“我捐的六十斤‘雨林春芽’茶籽和五十套滴灌设备也到了!这种茶籽是我专门培育的,叶片能分泌酸性物质中和土壤,根系和菌根菌共生,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比‘排铜紫茶’更适合雨林强酸性土壤。对了李老师,马库拉说的‘树神’,你可以借助这个信仰,把茶苗说成‘树神的后代’,让部落民众更愿意保护茶苗!”
李伟眼睛一亮。当天下午,种茶仪式在雨林深处的“树神”下举行——那是一棵千年的猴面包树,树干要十个人才能抱过来,树枝上挂着部落的祈福绳。萨满穿着缀满贝壳的法衣,手里摇着葫芦法器,围着茶苗跳祈福舞,嘴里念着古老的雨林咒语。跳完舞后,他接过李伟递来的茶籽,撒向红土:“树神的孩子们啊,这些东方来的绿芽,是你们派来拯救雨林的使者!从今天起,我们将守护它们,就像守护恩科的画笔!”
部落民众立刻欢呼起来,连之前犹豫的老人都主动拿起工具。恩科抱着一把小锄头,在李伟的指导下挖种植坑,虽然锄头比他的人还高,却挖得格外认真;几个得了疟疾的孩子,也坐在旁边,用小手把茶籽放进坑里,嘴里念叨着:“树神保佑,茶苗快长大。”马库拉走到李伟身边,指着远处的橡胶林:“非法伐木团伙和西方木材公司勾结,他们明天就要来强占我们的树神地,建木材加工厂,他们的老板说了,要么我们搬走,要么就……”他做了个开枪的手势。
“我们有办法。”沈亦舟突然开口,他掏出卫星电话,屏幕上是阿锐发来的文件,“阿锐查到,西方木材公司的伐木许可都是伪造的,而且他们长期拖欠当地工人工资,很多工人都是被强迫来伐木的。我们可以联合这些工人,一起向刚果(布)环境部举报他们,同时联系国际环保组织,曝光他们的非法行为。”
天黑时,阿林的腐殖质改良剂和阿梅的雨林粥终于运到了。阿林亲自跟着来的,他穿着绿色的防护服,脸上沾着红土,一落地就扛着检测仪往伐木区跑:“李老师,我测了伐木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只有0.5%,比部落周边还贫瘠!改良剂要按1:5的比例和红土混合,埋在茶苗根部20厘米处,这样能最快提升土壤肥力!”他掏出张图纸,“我设计了‘茶苗-雨林树种混种法’,每三株茶苗种一棵紫檀树苗,茶苗固氮,紫檀保水,形成生态循环!”
“今晚咱们开个雨林野宴,我教大家做道‘茶渣芭蕉烤鱼’。”李伟盯着部落里的芭蕉和刚从刚果河捕来的罗非鱼,眼神发亮,“沈亦舟,你先说说雨林罗非鱼的特性——肉质紧实但土腥味重,茶渣的鞣酸刚好能中和,再用芭蕉叶锁汁,这是典型的‘因地制宜邪修法’。”他从背包里掏出茶梗粉,“一会儿我示范处理鱼的时候,你记着补充芭蕉叶的安全处理要点,咱们得让部落民众学会举一反三。”
沈亦舟点头转身去砍芭蕉叶,回来时手里还拎着串部落晾晒的香草:“刚跟马库拉确认过,这种雨林香草含天然抑菌成分,和茶渣搭配去腥效果翻倍。”他举起芭蕉叶,指着叶背的绒毛,“不过这叶子得先煮半分钟去绒毛,不然吃着剌嗓子——李老师一会儿处理鱼的时候,我来负责芭蕉叶的预处理,咱们分工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