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手中的绣帕,倏然掉落在地上。
她胸口微微起伏,巨大的羞辱感瞬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让她亲自引荐族妹来分享,本就不多的圣宠?还要将她们生下的孩子认在自己名下?那她这个皇后成了什么?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是难以置信和坚决的抗拒,说道:“母后的好意,为儿臣筹谋的苦心,儿臣心领了,只是从族中选人进来,未免太过招摇,恐惹前朝非议,说我们谢家仗着后族身份,妄图垄断圣宠,把持后宫。”
皇后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况且,人心隔肚皮,即便是血脉亲人,入了宫,见了这泼天的富贵和权势,难保不会生出些不安分的心思,若是将来恃宠而骄,甚至妄图攀扯储位,起了不该有的妄念,岂不是引狼入室,徒增烦恼,反而伤了家族和气,也伤了儿臣的心?儿臣相信,凭皇上对儿臣的敬重,凭母后您的福泽庇佑,嫡子迟早会有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太后看着皇后激动的反应和斩钉截铁的拒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并不意外,早已料到她会是这个态度。
她慢条斯理地拨动着手中的念珠,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皇后你的顾虑,哀家明白,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你不愿与人分享夫君,哪怕是族妹,这份心,哀家年轻时何尝没有过?”
太后目光悠远,似乎想起了久远的往事,但随即又变得锐利起来,“只是,皇后,你要认清现实,皇帝的心,如同这天上的云,谁能说得准下一刻会飘向何方?戚昭仪年轻貌美,娘家在前朝也并非毫无根基,若是让她抢在前头生下皇子,即便不是嫡出,只是庶出,可若是生母得宠呢?你应该比哀家更清楚。到那时,即便你将来生下嫡子,这嫡子前头压着一个或许更得圣心的庶兄,你这中宫之位,还能如同现在这般安稳如山吗?朝堂之上,那些心思各异的大臣们,又会作何想法?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拥有长子的戚氏!谢家百年基业,或许就会因此而动摇!”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皇后的心上。
她抿紧了毫无血色的嘴唇,脸色苍白如雪,沉默地垂下眼帘,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着衣摆,将锦缎捏得皱成一团,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一阵尖锐的刺痛,却远不及心中的煎熬。
她何尝不知道太后说的都是事实。
见皇后神色动摇,沉默不语,太后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包容道:“既然你执意不愿从族中选人,不愿让谢家其他女子沾染圣宠,那哀家再退一步,就从宫里现有的嫔妃中选一个,选一个对你,对哀家,对谢家都绝无威胁的人,来替皇后分担这份忧劳,如何?”
皇后的心猛地一跳,脑海中瞬间闪电般回响起丛容的话。
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窜入她的脑海,让她浑身发冷。
她倏地抬起眼,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一丝惊惶,直直地看向太后深不见底的眼睛,难以置信道:“母后……您说的,难道是……难道是林氏?瑶婕妤?”
太后迎着皇后锐利的目光,坦然地点了点头,“不错,林氏出身低微,如同无根之浮萍,所能倚仗的,唯有哀家和你的恩典,性子又沉静温顺,入宫这些时日,从不争抢,安分守己,最是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由她来为皇后分忧,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继续循循善诱道:“林氏若有了身孕,孩子一生下来,便立刻抱到坤宁宫,记在皇后的名下,由你亲自抚养,从小带在身边,他只认你为母,与生母并无瓜葛。林氏她一个卑微婕妤,难道还敢与你中宫皇后争夺皇子不成?她若有半分不安分,哀家第一个不容她!届时,你有了皇子,中宫地位稳如泰山,她也算是为皇家立了功,得了实惠,对你,对咱们谢家,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皇后,你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比让戚昭仪生下皇子,将来成为谢氏的心腹大患,要好上千百倍吗?而且,现在后宫妃嫔凋零,也正是个大好机会,倘若皇上有意擢选其他世家贵女入宫,届时又是一场风波,孰轻孰重,利弊得失,皇后应当清楚。”
皇后放在膝上的手越攥越紧,指甲深深掐入柔软的掌心,留下几道月牙形的红痕,几乎要掐出血来。
她的内心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冷水,剧烈地挣扎着,理智告诉她,太后的话是对的,这是目前看来最稳妥的法子,用一个卑微宫婢出身的妃嫔,堵住悠悠众口,稳固她的后位。
可是情感上,皇后如何能甘心?
让她接受一个她内心深处从未真正看得起的宫婢,为自己心爱的丈夫生育子嗣,还要将那孩子认在自己名下,视若己出?这简直是对她皇后尊严的践踏!
更何况,那个林氏,皇上对她的态度,虽然皇上从未明显表露,但女人敏锐的直觉,总让她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