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蒙玩偶的蓝光闪了三下,像心跳的节拍。林晚盯着那微弱却清晰的亮光,手指不自觉地蜷紧。她刚从冰梯上下来,左臂还残留着元素力过度调用后的麻木感,但大脑已经飞速运转起来。
“晨曦。”她声音压得低,却足够穿透风道残余的嗡鸣,“你还记得大气压的知识点吗?每升高一千米,下降十二百帕。”
林晨曦正蹲在气压计旁,小脸皱成一团,听见妈妈喊她立刻抬头:“你是说……这个机关不是靠力量按下去,而是要模拟特定高度的气压?”
“对。”林晚点头,“刚才我们登顶时风速突变,说明系统在监测外部环境参数。而这个铜制气压计——”她指了指苏然手中的小装置,“它的纹路和保温盒核心一致,大概率是联动传感部件。”
苏然翻来覆去看着那枚微型仪器,眉头拧成结:“问题是,怎么给它‘看’到正确的气压值?我们又不能凭空变出海拔三千米的空气。”
“不一定需要真实气压。”林晨曦突然站起身,从背包里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我们可以制造局部压力差!你看——”她在地上快速画了个示意图,“三片羽翼呈等边三角分布,中心触控区无反应,说明触发条件不是单点施压,而是三点同步达到阈值。”
林晚眯眼看了看图,嘴角微微扬起:“懂了,这不是按钮,是压力开关阵列。”
“就像深渊螺旋里那个需要同时激活的雷元素柱。”苏然恍然大悟,“只是这次换成物理按压。”
“问题来了。”林晚活动了下手腕,呼吸略显急促,“刚才攀爬耗了不少体力,我现在没法精准控制岩元素做微调。冰丝太脆,万一中途断裂反而触发警报。”
“那用手呢?”苏然试探性问。
“试过了。”林晚摇头,“单片羽毛能下压,但一松手就弹回原位。必须三片同时锁定,才可能启动。”
空气安静了一瞬。远处风道仍在低频震颤,仿佛某种生物在沉睡中呼吸。
突然,苏然眼睛一亮,从急救包里摸出一个红色橡胶气球:“等等……这玩意儿能不能用?充气后膨胀产生推力,相当于一个简易活塞。只要控制吹气量,就能稳定施加压力。”
林晚接过气球,打量片刻,点头:“可以试试。”
她深吸一口气,将气球口套在第一片羽毛末端的凹槽处,缓缓吹气。橡胶逐渐鼓起,内部空气被压缩,推力一点一点传递上去。随着体积增大,羽毛边缘开始缓慢下沉。
“动了!”林晨曦轻声惊呼。
“咔。”一声轻响,第一片羽毛完全嵌入底座,边缘泛起一圈淡金色纹路。
“有效!”苏然赶紧掏出记录仪,“当前气球直径约十五厘米,估算内部压强达到三点二千帕。”
“再来第二个。”林晚把气球递给他,“你来操作,保持一致性。”
苏然照做,小心翼翼控制呼吸节奏,第二次充气几乎复刻了前一次的数据。第二片羽毛也顺利落下,两道金纹交相辉映。
轮到第三片时,林晚刚吹了几口,胸口忽然一阵发闷。她停下,喘了口气,发现指尖已经开始轻微发抖。
“不行……”她低声说,“气息不稳,再吹容易爆。”
“我来!”苏然抢过气球,“我肺活量大——”
话没说完,一道小小的身影冲了过来。
“派蒙也要帮忙!”林星瑶举着玩偶,一脸认真地把派蒙塞进第三个凹槽。
“别乱来!”林晚本能想拦。
可就在玩偶接触羽毛的瞬间,它的眼睛猛地爆发出刺目的蓝光,整片羽翼自动下沉,严丝合缝地卡进底座。
“嗡——”
三道金纹同时亮起,交织成五角星图案,地面剧烈震动。中央浮雕裂开一道笔直缝隙,冷白色的光从下方溢出,照亮了四人的脸。
“通了?”苏然瞪大眼。
“派蒙真的有用!”林星瑶蹦起来,“我就说它是向导嘛!”
林晚没说话,目光死死盯着那道裂缝。她注意到,派蒙玩偶的眼睛虽然恢复了暗色,但内部仍有极细微的脉动光流,像是某种信号尚未完全断开。
“先别进去。”她伸手拦住想往前走的苏然,“通道刚开,谁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二次陷阱。”
“妈,你看这个。”林晨曦指着气球实验留下的数据记录本,“我发现三次施压的实际数值并不完全相同,误差在百分之七左右。但它还是触发了……说明系统接受的是‘模式匹配’,而不是精确数值。”
“也就是说。”苏然接话,“它认的是‘行为逻辑’,比如三点同步、压力渐进、还有……”他看向派蒙,“某个特定载体的介入?”
林晚缓缓蹲下,轻轻拿起派蒙玩偶。掌心传来一丝温热,不像布料该有的温度。
“你之前说派蒙听见了什么?”她问女儿。
“它说……‘风之归处,羽之启程’。”林星瑶模仿着语气,“然后就闪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