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烟火气尚未在京城上空完全散去,张彬便已重返西北火箭试验基地。凛冽的戈壁寒风取代了四合院的温暖,空气中弥漫着燃料和金属的味道。这里没有节日的松弛,只有一种临近重大测试前的、弓弦拉满的紧张。核心议题,便是那基于签到获得的【矢量推进引擎技术】制造的首台喷管原型件,即将迎来首次地面点火试车。
经过春节期间的短暂休整与沉淀,张彬脑海中那份【量子通讯原理】的启蒙知识仍在缓缓发酵,但眼前最迫切的,是验证这跨越时代的关键部件——矢量喷管。试验场上,那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原型件被牢牢固定在庞大的试车台上,粗壮的燃料管路和密集的传感器线缆如同血管与神经,将其与后方控制室连接起来。发动机总设计师,一位眉头紧锁、眼含血丝的老者,最后一次检查着参数清单。试车台总指挥则不断与各岗位确认状态,声音通过扩音器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各单元注意,最后十分钟准备!”
控制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张彬站在观测窗前,目光穿透厚厚的防弹玻璃,落在那造型奇特、与传统固定喷管迥异的矢量喷口上。他能听到自己沉稳的心跳,九转不灭体带来的强大控制力,让他压下了所有不必要的情绪波动,思维如同冰层下的暗流,高速运转。
“点火!”
指令下达,一股狂暴的烈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从喷管尾部喷涌而出,巨大的反作用力让整个试车台都微微震颤。数据记录仪上的指针疯狂摆动,示波器屏幕划过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曲线。
“喷口偏转指令,5度!执行!”控制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通过液压传动机构,那炽热的喷口开始缓缓改变方向,推动着烈焰之柱随之偏移。观测窗前爆发出一阵压抑的低呼,成功了!首次实现了推力方向的主动控制!
然而,喜悦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十秒。
“报告!三号轴承位温度异常!超过警戒红线!”
“喷管连接部振动幅度超标!频率37赫兹!”
几乎在警报响起的同时,张彬已然调动了【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手册】与【振动分析与抑制案例集】中的知识与经验。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迅速扫过实时传回的温度场分布图和振动频谱分析图。脑海中瞬间构建出故障模型:高速偏转下,传统合金轴承无法承受局部高温与复杂应力,润滑失效导致过热;而喷管与发动机本体的连接结构,在特定偏转角度下,与燃烧不稳定频率耦合,引发了危险的共振。
“降低偏转速率至百分之七十!重点关注三号轴承冷却!”张彬的声音冷静而清晰,透过麦克风传达到操作岗位。
他的指令迅速得到执行,异常数据有所缓和,但并未根除。首次试车在持续了不到额定时间一半后,被迫紧急关机。
当试车台恢复平静,技术人员冒着余温上前检查时,看到的景象令人心痛:关键轴承部位出现了明显的烧蚀磨损痕迹,喷管连接结构也发现了细微的疲劳裂纹。寿命远低于设计标准,甚至不足以支撑一次完整的模拟任务剖面。
总结会议上,气氛沉闷。发动机总设计师指着损坏的部件,声音沙哑:“问题很明确,现有材料扛不住。尤其是轴承和受热冲击最剧烈的喉衬部位,金属的极限就在这里。”
张彬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脑海中飞速掠过【特种陶瓷制备技术】、【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以及那玄奥的【文明等级说明】中关于材料科技发展的零星描述。突然,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在场的材料工程师和总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在当下看来极为激进的方案:
“或许,我们不该执着于提升金属的极限。我认为,可以尝试转向特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尤其是氮化硅或碳化硅基的陶瓷,其耐高温、耐磨性和抗热震性能,理论上远超现有高温合金。用它们来制造轴承的关键部件和喷管喉衬,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陶瓷?那种易碎的东西用来造发动机关键部件?简直是天方夜谭!材料工程师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想起C-73合金那次“意外”的成功,把话咽了回去,眼神变得复杂。
就在争论未定之时,数据记录员送来了更详细的频谱分析报告。张彬接过报告,目光迅速锁定在一条被特别标注的频率带上。数据显示,在喷口偏转到某个特定角度区间时,引擎内部会产生一个异常尖锐的、能量高度集中的谐振峰,这个频率似乎是整个矢量推进系统结构动力学的一个固有缺陷,如同一个隐藏的致命穴位,一旦被持续激发,足以在短时间内导致结构疲劳解体。
现有的改进方案,无论是调整材料还是优化结构,都只是在这个固有缺陷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无法根除。
张彬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指尖点着那个异常的谐振频率数据,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看来,我们遇到的不仅是材料问题。这个谐振频率,像是长在骨头里的刺。不把它拔掉,换再好的皮肉,也还是会发炎溃烂。”
新的、更本质的技术难关,如同戈壁滩上突兀崛起的黑色山峦,横亘在了前进的道路上。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