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列在黎明时分悄然驶入戒备森严的发射场站台。戈壁的晨光刺破云层,将远处那巍峨耸立的发射塔架勾勒出一道耀眼的金边。整个场区仿佛一头苏醒的巨兽,灯火尚未完全熄灭,与天光交织,透出一种肃杀而忙碌的气氛。“红星一号”星箭组合体被小心翼翼地卸载,由特制的重型转运车缓慢而坚定地运向最终的起飞点——那座高达数十米的发射架。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是整个发射流程中最紧张、最不容有失的阶段。发射指挥中心内,电话铃声、指令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巨大的显示屏上不断刷新着各系统的状态参数。张彬作为技术层面的最高负责人,与发射指挥、安全部长等人一同坐镇,对每一项最终检查数据进行复核。
燃料加注是危险而关键的一步。身着防护服的战士们,如同操作精密仪器的外科医生,严格按照规程,将冰点极低、易燃易爆的液体推进剂注入火箭巨大的贮箱。塔架勤务组的人员在百米高空进行着最后的状态确认和设备检查,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箭体旁显得格外渺小,却肩负着千钧重担。气象预报员不断送来最新的高空风切变数据,确保发射窗口的天气条件万无一失。
张彬的目光扫过每一份报告,他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将【火箭推进原理】、【理论空气动力学】、【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等知识融会贯通,与实时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当最后一份关于箭上控制系统自检通过的绿色报告单呈到他面前时,他提起笔,在厚厚的技术放行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此刻重若千钧,意味着这枚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火箭,已然获得了冲向苍穹的“通行证”。
完成签署后,张彬借用了基地的绝密通讯线路,拨通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号码。片刻后,王根生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背景是戈壁特有的、带着轻微电磁噪音的风声。
“彬子,这边都安排好了。”王根生的声音简洁有力,如同他执行任务时的风格,“外围三十公里内,关键制高点和通道都有我们的人。昨天夜里,摸掉了三拨‘不速之客’,装备很精良,战术动作也是专业路子,不像寻常的间谍。”
张彬眼神一凝:“身份能确定吗?”
“暂时还不能。”王根生的语气带着一丝冷冽,“交手很干脆,没留活口,他们身上也没有任何能标识来源的东西。武器和通讯设备都是市面上见不到的高级货,有些技术特征……很陌生。感觉不像是我们熟悉的那几个老对手惯用的手法,倒像是……另一股水下的势力。”
又是不明身份。张彬的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运输专列上的异常干扰、王根生口中装备精良身份成谜的“不速之客”……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似乎正在拼凑出一幅隐藏在主流视线之外的、更加复杂的威胁图景。
“明白了,根生,辛苦了。保持警戒,发射前后是关键时期。”
“放心,有我们在,苍蝇也飞不进来一只。预祝成功!”
结束通话,张彬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他独自一人走出指挥中心,踏着戈壁粗粝的砂石,走向那在探照灯下如同通天之塔的发射架。
夜晚的戈壁,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巨大的火箭静静地矗立在发射架上,通体洁白,在灯光下流转着金属和涂料特有的冷硬光泽。无数的管线如同脐带般与之连接,为其注入最后的能量和指令。空气中弥漫着燃料特有的刺鼻气味和戈壁尘土的气息。
张彬在距离发射架数百米的安全距离外停住脚步,仰头望去。人类的造物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仰望星空的梦想。他闭上双眼,并未运转任何具体的功法,但九转不灭体第四重那浑厚的内息却如同深潭之水,自然而然地在他体内周天流转,圆融自如。极度的冷静与极度的敏锐同时降临,他的感官向外延伸,仿佛能听到燃料在管道内缓慢流动的细微声响,能感受到箭体金属在夜风中极其微小的形变,甚至能捕捉到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来自远方的不安电磁扰动。
他在调整自身的状态,将身心调整到最巅峰,如同一张拉满的弓,一柄收入鞘中的利剑,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种状态并非紧张,而是一种融入环境的绝对掌控感。
发射场灯火通明,如同一座为出征勇士搭建的舞台。而在舞台之外,黑暗的戈壁深处,王根生和他的小队如同最忠诚的暗卫,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明与暗,光与影,技术与厮杀,在这一夜,共同托举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指向那片浩瀚而未知的星空。
身份成谜的“不速之客”如同阴影般萦绕,预示着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从第一步起,就注定不会平坦。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