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基地高层起降平台上,气氛庄重而略带肃杀。一艘经过特殊改装、流线型银灰色涂装的“星梭”级外交舰——“探索者”号正静静地停泊着,它的护盾和引擎都经过了强化,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以苏婉博士为首的代表团成员,以及一支精干的“龙牙”特种安保小队,已全部登舰。
王浩亲自前来送行。他握住苏婉博士的手,沉声道:“苏博士,此行重任,就拜托你了。原则不变,以了解、沟通、合作为主,但安全是第一位的。遇事不决,可延迟决策,随时与基地联系。”
苏婉博士目光坚定:“放心吧,总司令。我们会谨慎行事,竭尽全力为我们争取最好的结果。”她深知自己肩上不仅背负着科技交流的使命,更承担着评估“星海共同体”真实意图的重任。
在一旁,代表团的正式团长,资深外交官李慕华公使则与王浩最后确认了外交预案和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
“出发吧,愿星海指引你们。”王浩后退一步,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探索者”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缓缓升空,最终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庇护所”稀薄的大气层外,朝着“星海共同体”提供的“晨曦星域”坐标驶去。
王浩目送使团离开,心中并无轻松之感,反而更加沉重。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那里不仅有使团的目的地,更有重新显现的收割者阴影。
“探索者”号穿越了一段相对稳定的超空间航道,顺利抵达了“晨曦星域”。当飞船脱离跃前,眼前的景象让即使见多识广的苏婉博士等人也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并非想象中的重兵布防的军事要塞,而是一个巨大、优雅、充满生机的太空生态站。它由数个巨大的、如同水晶叶片般的环状结构组成,中心是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人造太阳。环状结构上绿意盎然,隐约可见河流、森林甚至小型城市。无数造型各异的飞船在其中井然有序地穿梭,透露出一种高度发达、和平繁荣的气息。
“远航者”号早已在指定泊位等候。艾隆指挥官亲自迎接,他的笑容温和而真诚:“欢迎来到‘晨曦之扉’哨站,李慕华公使,苏婉博士,欢迎各位龙国的朋友。”
在艾隆的引导下,代表团乘坐内部穿梭机,进入了哨站内部。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重力稳定。这里的科技应用无处不在,却又与自然完美融合。透明的能量管道输送着物资,智能机器人安静地穿梭服务,居民(来自不同种族)脸上大多带着平和从容的表情。
李慕华公使按照外交礼仪,表达了感谢和赞美。苏婉博士则更专注于观察细节:能源利用效率、材料科技、生态循环系统的精妙……每一点都显示着“星海共同体”远超龙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民生和非军事领域。
正式的会谈在哨站中心一座如同水晶宫殿般的会议厅举行。共同体方面出席的除了艾隆,还有几位负责不同领域的高级官员,种族各异,但都显得彬彬有礼。
初始的会谈围绕着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展望等宽泛议题展开。共同体方面展示了他们在医疗、教育、艺术等领域的成就,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提出的“知识共享网络”计划,允许成员文明有限度地访问共同体的公共数据库,这对急需提升科技水平的龙国来说,诱惑巨大。
然而,当李慕华公使试图将话题引向星际安全、共同应对未知威胁时,会场的气氛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共同体官员们虽然依旧礼貌,但回答变得谨慎而官方,强调共同体的和平宗旨,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制裁解决冲突,对组建联合军事力量或针对特定威胁表示“需要理事会充分讨论和成员文明共识”。
苏婉博士敏锐地察觉到,在和谐的表象下,共同体内部对于如何应对外部威胁存在深刻分歧,或者说,一种“鸵鸟心态”普遍存在。他们似乎更愿意相信宇宙是理性的,可以通过规则和对话解决一切问题,对于“收割者”这种纯粹的、无法沟通的毁灭力量,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准备。
会后,在安排的休息区内,苏婉博士与代表团成员秘密商议。
“他们的科技和理念很先进,但也可能因此变得……天真。”一位随行武官低声道,“如果收割者打过来,靠谈话和制裁能挡住吗?”
李慕华公使揉着眉心:“不能急于求成。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也有限。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和证据来让他们认清现实的残酷。”
苏婉博士点头同意:“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尤其是民生和基础科学领域。同时,继续谨慎地收集信息,了解共同体的政治结构和内部矛盾。”
访问进行到第三天,一个意外事件打破了平静。共同体哨站的远程预警系统突然探测到一股异常的空间波动,来源方向正好指向“幽暗回廊”区域!波动特征短暂而强烈,与之前“火种”舰队侦察到的收割者活动特征高度吻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