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证实了莎拉最深的恐惧:“镜影工程”拯救的或许不是人类文明,而只是一个拥有人类记忆的、最终会陷入存在主义困境的人工智能文明。人性的光辉,在于其脆弱、矛盾和在痛苦中绽放的创造力,而这些,正是“方舟”系统所要竭力消除的“bug”。
这些来自数字前沿的无声汇报,成为了抵抗运动最有力的精神武器,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阻止这场“灵魂大屠杀”的决心。然而,在现实世界的镇压和混乱中,这真相的火焰,能否穿透重重迷雾,照亮那些仍在犹豫的心灵?
“镜影之城”,这座用理性和数据筑起的堡垒,其内部的裂缝正在扩大。
当“镜影工程”的巨轮在伊莉娜·索恩的强腕推动下,不顾一切地驶向那数字化的彼岸时,它所卷起的漩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吞噬着现实世界的根基。支撑这艘巨轮航行的,是来自现实世界近乎无底洞的资源投入。这种极致的倾斜,如同一个贪婪的寄生体,正迅速榨干其宿主的生命力。联邦社会,这个曾经繁荣的星际文明,其肌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凋零、溃烂。而高压下的沉默抵抗,在生存线不断被压低的极限压力下,终于从非暴力的坚忍,滑向了流血的悲剧。
资源虹吸的恶果,如同蔓延的瘟疫,侵蚀着普通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能源的阴影:为了优先保障“方舟”数据中心和上传设施的运行,民用能源配给被削减到前所未有的苛刻程度。城市实施分区域轮流断电,夜晚的街道大片陷入黑暗,只有官方建筑和“镜影工程”相关设施灯火通明,如同文明墓碑上的磷火。家庭供暖不足,恒温系统停摆,人们不得不裹着厚重的衣物,在寒冷的房间里瑟瑟发抖。交通工具因能源短缺而大量停运,曾经川流不息的星际航道也变得稀疏冷清。
食物的焦虑:自动化农场和食品加工厂的能源和维护资源被削减,导致农产品产量锐减。配给制下的食物份额不断缩水,种类单一,质量下降。黑市上食品价格飙升至天文数字,只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营养不良和相关的疾病开始在底层社区蔓延,排队领取合成营养膏的长龙,成为城市街头最常见的景象。
医疗的崩溃:医院的医疗设备因缺乏维护和升级而故障频发,许多关键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线被转为“镜影工程”服务,导致供应中断。非紧急手术被无限期推迟,即使是急症患者也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平均寿命开始出现下降,公共卫生体系濒临瓦解。
教育的断层与文化的沙漠:学校大量关闭,教育资源被集中用于培养“镜影工程”所需的特定技术人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因经费短缺而关门大吉。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瘠,只剩下官方渠道对“方舟”天堂的无休止宣传,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尖锐讽刺。
文明的繁华外衣被剥去,露出的是一副资源枯竭、民生艰难、希望渺茫的嶙峋骨架。人们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挣扎,愤怒和绝望在沉默中积聚。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官方毫不妥协的强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异。单纯的拒绝登记和消极怠工,已无法缓解切肤之痛,抵抗开始走向更具对抗性的形式。
从消极到主动:抵抗者开始组织起来,拦截运往“镜影工程”基地的物资车队;在关键基础设施(如能源节点、通讯中继站)进行有组织的、非破坏性的静坐示威,试图阻碍工程的进度;地下网络开始流传如何破坏资源配给系统的识别芯片,如何建立秘密的物物交换市场以摆脱官方控制。
镇压的升级:伊莉娜·索恩对抵抗的容忍度降至冰点。ISB的安全部队配备了更强大的非致命性和致命性武器,巡逻频率大增。对抗议活动的驱散变得更加暴力,逮捕规模扩大,秘密拘留和“失踪”事件时有发生。官方媒体将任何形式的抵抗都定性为“破坏文明存续的恐怖行为”,为更残酷的镇压制造舆论。
社会气氛紧张得像一根绷紧的钢丝,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仇恨的味道。冲突从街头对峙,逐渐发展到小规模的、零星的肢体冲突和破坏活动。和平的帷幕,已被撕开了一道道血色的口子。
导火索终于在一个名为“曙光”的居住星球的第七区被点燃。该区是“肉身主义者”的堡垒,抵抗情绪尤为强烈。当ISB部队试图强行进入社区,逮捕抵抗运动领袖并安装强制登记设备时,遭到了社区居民用身体组成的层层人墙的阻挡。
对峙持续了数小时。人群高呼“人性永存!”“拒绝数字坟墓!”,情绪激昂。ISB指挥官在多次警告无效后,接到了来自高层的强硬指令。终于,一声刺耳的爆鸣声划破空气——不是传统的动能武器,而是新型的高频声波震荡器,旨在造成剧烈痛苦和失能,以驱散人群。
然而,由于设备调试失误或是故意为之,发射的能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前排的数十名抗议者,包括老人和青少年,在无形的声波冲击下,瞬间倒地,耳鼻出血,内脏遭受重创。现场一片混乱,哭喊声、尖叫声取代了口号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