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管中心内的通讯几乎被求援和坏消息淹没,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绝望:
“指挥中心!这里是B区防御节点!第二护盾发生器因连续过载,内部能量导管熔毁,彻底烧毁了!我们尝试绕过,但核心矩阵受损……需要更换整个发生器单元!但是……仓库里最后一个备用单元上周已经用掉了!重复,没有备用件可更换!B区护盾容量永久下降百分之三十!” 这意味着平台的一大块区域将永远暴露在敌火力之下,变得异常脆弱。
“损管三队报告!7号主力引擎的推进器阵列被高速弹片击穿,等离子体正在泄漏!非常严重!维修团队评估至少需要四小时才能进行初步封堵!但是……我们既没有四小时的安全窗口,也找不到符合规格的耐高温密封材料和替换部件了!只能进行临时包扎,但泄漏无法完全止住,推力下降且极不稳定!” 这如同一个重伤员止不住血,体力在不断流失。
“传感器部门紧急通报!平台侧翼的长程雷达阵列和光学感应器集群被敌方精准点杀,损毁率超过百分之四十!我们失去了大片扇区的监视能力!敌人可能已经从我们的盲区摸上来了,而我们却像个瞎子一样看不见!” 失去了眼睛,再强大的拳头也失去了方向。
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战损的舰船和平台系统,由于关键备件的耗尽和维修时间的极端匮乏,命运只有两种:
像那条泄漏的引擎,或者护盾残缺的区域,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继续运转,如同逼着一个骨折的士兵继续冲锋,每一次使用都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坏,直至彻底报废。
像那些完全烧毁且无法替换的护盾发生器,或者结构严重受损的炮塔,只能被彻底放弃、隔离,成为平台机体上一块块坏死的组织。
每一次新的损伤报告,都意味着一项战斗能力的永久性衰减。防线不再仅仅是承受攻击,而是在攻击下持续地、不可逆转地瓦解。它不再是一件坚实的盾牌,而更像是一件早已布满裂痕、被粘合了无数次的中国瓷器,看似还维持着形状,但下一次撞击,无论多么轻微,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其彻底分崩离析,化为碎片。
当平台内部的能源警报、弹药报告和损管求救如同雪片般飞来时,一个更加深沉、更加根本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深海暗流,悄然席卷了指挥中心的每一个人。这绝望并非来自眼前的敌人,而是来自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连接着后方家园的命脉。
通讯官,一位平时总是保持沉着冷静的年轻女性,此刻脸色苍白地快步走到王启明身边。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手中拿着刚刚解码完毕的、来自后方后勤舰队最后一条讯息的打印件。她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平稳,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无法掩饰的恐惧,低声说道:
“指挥官刚刚……刚刚收到最后一条来自‘希望之路’后勤舰队的量子加密讯息是……是遇险前的最后呼叫……”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念出后面的内容,“他们……他们在跳跃点出口遭遇敌军主力伏击,护航舰队全军覆没,运输舰……运输舰被俘或击沉……最后一批补给……没了。”
这短短几句话,尤其是最后那个沉重的“没了”,如同一声在每个人灵魂深处敲响的、冰冷的丧钟。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指挥中心内所有听到的人,心脏骤然停止跳动。
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批物资的损失。它意味着,“铁砧”平台及其残存的守卫舰队,彻底成为了一座漂浮在冰冷宇宙中的、绝对意义上的孤岛。他们与联盟后方的最后一条生命线,被无情地斩断了。
能源耗尽的反应堆,将再也等不到燃料棒的补充。
沉默的武器平台,将再也等不到弹药的填入。
破损的舰体和设备,将再也等不到修复的零件。
减员的战斗岗位,将再也等不到增援的士兵。
他们失去了一切外部的补给、支援和希望。从现在起,每一焦耳的能量、每一发炮弹、每一个完好的部件,都是不可再生的绝版资源。他们是在用自己飞速消耗的、有限的“存量”,去对抗“掠食者”氏族那仿佛源自无限深渊、永不停歇的“流量”。
物理性的崩溃,此刻已经不再是是否会到来的问题,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崩溃并非直接来自于敌军猛烈的炮火,而是源于自身生命维持系统的彻底枯竭。方线,就像一个身负重伤、流血过多的战士,尽管他的眼神中依然燃烧着不屈的意志,想要继续战斗,但他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生命体征正在急速衰减,再也无法支撑他站立起来,举起手中的剑。
孤岛的绝境,带来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无力感。他们能做的,似乎只剩下在黑暗完全吞噬一切之前,进行最后的、无望的抵抗。红灯,在所有屏幕上疯狂闪烁,不再仅仅是警报,而是最后的倒计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