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8年3月16日 06:00
黎明前的黑暗被东方的鱼肚白驱散,滕县城墙的轮廓在渐亮的天光中显得格外肃杀。顾明洲早已就位,他选择的第一个狙击点并非城墙制高点,而是东面一段相对低矮、但前方视野开阔且靠近内墙马道、便于转移的垛口后。这里不那么显眼,却能有效控制城墙前大片开阔地和一条主要的进攻通路。
五百发黄澄澄的6.5mm子弹,分装在沉甸甸的弹药盒和布袋里,整齐码放在他触手可及的位置。他趴伏在垛口后,身下垫着沙包,步枪稳稳架设在垛口由川军士兵临时凿出的射击孔边缘。脸颊贴上冰冷的枪托,【神枪手(中级)】的感知如同无形的丝线,蔓延向晨曦微露的前方。
日军的炮击,如同预料般准时且狂暴地降临!
轰隆隆——!
这一次,炮火更加集中、更加精准。75mm山炮、105mm榴弹炮,甚至还有少量150mm重榴弹炮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滕县的城墙、城门楼以及城内疑似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的区域。整个滕县城都在剧烈颤抖,砖石飞溅,烟尘冲天而起。
顾明洲所在的东城墙也挨了几发近失弹,冲击波震得他耳膜嗡鸣,碎石噼里啪啦砸在身后的沙包和墙面上。他紧紧蜷缩身体,利用垛口和沙包抵御冲击,【生命感知】全开,警惕着可能趁炮火掩护摸上来的日军突击队。
炮火准备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比南沙河时更长、更狠。当炮火开始向城内纵深延伸,预示着步兵冲锋即将开始时,东面城墙已是多处破损,硝烟弥漫。
“进入阵地!鬼子上来了!” 城墙上传来守军军官嘶哑的呐喊。
顾明洲猛地抬起头,抖落满身的尘土,迅速回到射击位。透过逐渐消散的硝烟,他看到土黄色的浪潮再次涌现!至少两个中队的日军,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却迅猛地扑向城墙,工兵扛着云梯和爆破筒冲在最前!
顾明洲没有理会那些普通的步兵。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冲锋的日军队伍,寻找着优先级最高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一名挥舞着军刀,在队伍侧后方大声呼喝,督促工兵加速的日军少尉小队长。
距离:约四百二十米。风向:轻微东南风。
砰!
三八式步枪清脆的响声在嘈杂的战场上并不突出,但效果立竿见影。少尉如同被无形巨锤击中,身体猛地一顿,军刀脱手,仰面栽倒。
【击杀敌方:尉官,点数+4。累计点数:531.8。】
日军左翼的工兵队伍明显出现了一丝混乱。
顾明洲面无表情,拉栓,退壳,上弹。动作快如闪电。
第二个目标:一名扛着九九式轻机枪,正寻找架设点的日军机枪手。
砰!
机枪手胸口爆开一团血花,歪倒在地。
【击杀敌方:兵,点数+1。累计点数:532.8。】
第三个目标:一名背着电台,跟在军官身后的通讯兵。
砰!
通讯兵后背中弹,扑倒在地。
【击杀敌方:兵,点数+1。累计点数:533.8。】
三枪,三个关键节点!日军的攻势为之一滞!
城墙上的川军士兵压力骤减,趁机用手榴弹和步枪火力猛烈反击,将冲到墙根的日军先头部队压制下去。
“打得好!顾兄弟!” 旁边不远处,一个川军排长兴奋地大吼。
顾明洲没有回应,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狩猎中。他的枪声开始以一种稳定而恐怖的频率响起,如同死神的节拍。
砰!一名试图架设掷弹筒的士兵倒下。
砰!一名挥舞手枪的曹长被爆头。
砰!一名手持望远镜观察城墙破损处的军官被击毙。
……
他的狙杀并非盲目追求数量,而是极具战术针对性。专门打击日军的指挥、通讯、支援火力单位,最大限度地破坏其进攻组织度。城墙前的开阔地,仿佛成了一道无形的死亡线,任何试图在此区域停留或表现出领导、技术职能的日军,都会在极短时间内被精准点名。
【点数:545.8… 558.8… 571.8…】
点数稳定而迅速地增长着。平均不到两分钟就有一名日军倒下,效率堪比一挺持续点射的重机枪,却更加精准,更加令人恐惧。
顾明洲的疯狂收割终于引起了日军的重点关注。在他击毙第七名军官(一名中尉)后不到一分钟,尖锐的呼啸声从空中传来!
咻——轰!咻——轰!
两发81mm迫击炮弹几乎同时在他所在的垛口前后爆炸!巨大的气浪和破片将沙包撕碎,灼热的弹片擦着他的头皮飞过!若非他【敏捷20】带来的超强反应,在听到炮弹下坠声的瞬间就猛地向侧后方翻滚,恐怕已被直接命中!
“迫击炮!转移!” 他低喝一声,顾不上被震得嗡嗡作响的耳朵和满身的尘土,抓起步枪和弹药袋,沿着马道迅速冲向三十米外另一个预设的狙击点——一个被炸塌的城楼废墟,那里视野稍差,但结构相对坚固,且有多个射击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