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婉离开后,林凡终于松了一口气。
尽管这位袁师姐最后那句话带有讽刺意味,但幸好并未因今天迟到的事情过多责备自己。
不过刚才在听闻,自己每月能够获得二十枚灵元及五颗凝气丹。
且自己只是做一些书籍管理与出入登记等简单事宜。
这可比他原先在矿场每月累死累活五枚灵元的待遇要好太多了。
加上每五日就能休息一次,那这样自由活动时间就能大大增加,这不禁让他心中大喜。
想到这里,他望向眼前的各种书架上的典籍,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
自己算是散修出身,一路以来修仙界的事情全是听旁人说,对于很多事还是不了解的。
但此刻,居然能在玄云山这等修仙大派的藏书阁中任职,还能免费博览群书,换作以前简直是不敢想。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经过一番思考,林凡走向一个书架,拿起一块玉简,模仿袁婉的做法,将灵力缓缓注入其中。
只见玉简上立刻显现出内容,林凡开始阅读。
原来其中记载的是一位玄云山先辈的游历见闻,其中不乏许多香艳往事。
看得林凡是一阵心跳加速,耳垂微热。
之后他把玉简放回原处,又拿起一卷帛书展开,开始细细品读。
而上面记载的是一些稀有灵草与天材地宝的介绍,这倒是让他十分感兴趣。
大概一个时辰后,林凡将帛书缓缓合上,脸上有些失望。
据书中记载,这些稀有灵草曾遍布青罗洲,但随着修仙者增多和肆意采摘,才变得供不应求。
如今只剩下一些险要之地和名门大派的药园才留有一些。
不过这些都是给那些高阶修士准备的,可不是他这般底层散修能够触碰。
正当林凡有些失望之时,眼角余光瞥见一处书架最底层有一本厚重的典籍,其封面隐隐散发着一层幽光。
林凡连忙走过去,弯腰将其抽出,拂去上面的灰尘,看到封面上四个古朴的大字——《玄云古志》。
“玄云倚天青,山月照剑庭,千载无人问,紫薇映斗鸣......”
林凡好奇地翻开书页,念着其中的内容。
随着继续翻阅着,越往后看,他的心跳愈发急促。
......
书中记载,玄云山距开派至今已有三万余年。
其开山祖师玄青子当年惊才绝艳,不仅自创出了《玄云十七剑》与《紫薇九曜》这等顶级功法,更是以不到三百岁的年纪进阶到了元婴期。
此后他只花了千年便踏至元婴巅峰,成为了当年的青罗洲第一人,离那传说中的化神也只差了一线之隔。
若是成功进阶,从此以后,将是无人可挡,玄云山也必将成为超然的存在。
只可惜当年玄青祖师在进阶化神时未扛过最后一道大雷劫,最终含恨陨落。
不过当时也有过传闻,说是玄青祖师并未陨落,而是扛过了最后一道大雷劫,成功进阶化神。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且当年玄云山的人也始终未见其露面。
所以渐渐也就无人当真了,门派传承书中也以陨落记载。
此后玄云山一蹶不振,虽未沦为二流宗门,但也被其他大派压制,一度险些失去青罗五派的名号。
直到万余年前,曾出现过一位元婴巅峰修士中兴门派,但随着其坐化,玄云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玄青祖师除了以上个人成就外,对玄云山的发展也是有着不小的贡献。
为了宗门的未来,他制定了多项规定。
其中之一便是创建传道峰,全面培养弟子,为宗门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原本玄云山秉承玄青祖师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要有灵根便可入门,所以每届招收弟子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人。
不过因为人数过多导致修炼资源紧张,多数资质平庸的弟子连一粒辅助丹药都难以获得。
虽然弟子们心有怨言,但看在能留在灵气充沛的玄云山修炼的份上,大多选择沉默。
即便如此,玄云山仍传承了三万余年。
......
直到两千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招收门槛。
据说当时某届仅招收了一百名新弟子,其中七十人资质较差,三十人天资卓绝。
也不知当时玄云山高层是怎么想的,居然把本该可以平分给所有人的修炼资源,全部给了那三十人。
加上平时的门内的传道授课,也只让那些天资出众的弟子听取。
其余的七十人则是,安排在了传道峰山脚,自行修炼,大有放任不管的意思。
起初这些资质平庸的弟子虽有怨言,但想着总比在外当散修强,也就没有说什么。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不仅要忍受天资出众弟子的欺辱,还要承担峰内的各种杂事。
而那些优秀弟子却能安心修炼,享受丰厚的修炼资源。
所以这两部分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同门,不如说是一群奴役与众位富家少爷千金小姐的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