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一名传令兵风风火火地冲入大帐。
“禀主公,关上有变,城头旗帜已换。‘徐’字旗撤下,换上了巨大的‘董’字旗。此外,还新增了‘吕’、‘樊’等将旗。”
帐内瞬间一片寂静。
震惊、钦佩、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
刘备更是猛地站起身,失声道:
“惟清。真乃神算也。董卓……竟真的来了?。”
江浩非常重视情报工作,今日诸侯收兵之时,他便让刘备军中十余名斥候夜里在虎牢关下蹲守,没想到果然有收获。
他脸上并无得意之色,反而觉得董卓来的也太快了。
“玄德公,董卓亲临,来的如此之快,恐怕不妙。传令,即刻起,营中岗哨增加三倍。
所有士卒,今夜一律夜不脱甲,兵器不离手。马匹备好鞍鞯。各部集结区域明确,若有异动,闻鼓即起,随时准备迎战。”
“夜袭?”
刘备一愣,有些难以置信。
“董卓新至关上,立足未稳,且我军势大,他……他敢今夜就来劫营?”
在他看来,董卓已被洛阳的富贵消磨了锐气,怎会如此果决?
“玄德公切莫大意,事出反常必有妖,董卓麾下骑兵居多,洛阳离虎牢关不过一百五十余里,骑兵一日可达,如此说来,董卓有夜袭联军的能力。”
郭嘉此刻也反应了过来,脸色严肃道。
“惟清所言极是。若我是董卓谋主,必趁联军今日攻城受挫,疲惫沮丧,以雷霆万钧之势,遣精锐铁骑夜袭。
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备战刻不容缓。”
刘备见江浩和郭嘉意见高度一致,且分析得入情入理,心中那点侥幸瞬间消失。
他猛地一拍案几,斩钉截铁下令:
“云长。即刻传令三军,按惟清军师所言,最高戒备。违令者,军法从事。”
“末将领命。”
关羽抱拳应诺,转身大步流星走出营帐,丹凤眼中寒光凛冽。
“玄德公有所不知,单凭董卓,或许不足为虑。此人确已被酒色所蚀,不复当年西凉豪雄之勇。但……他身边有两人,绝不可小觑。”
“其一,便是其谋主兼女婿,李儒。
此人心机深沉,手段狠辣,堪称当今天下前十的顶尖谋士,李儒之能,绝非浪得虚名。若无此人运筹帷幄,董卓一介西凉武夫,如何能入洛阳、废少帝、立新帝、权倾朝野?
他助董卓缔造了当今最强军阀。仅凭此一点,其智谋格局,便足以跻身当世顶尖。
还有一人,名唤贾诩贾文和。其智谋之深远,算计之精妙,亦是当世顶尖智囊。只是此人藏拙极深,不知在此战中会否全力出手。”
在江浩看来,贾诩是真的牛,先后跟过董卓、李傕、张绣、曹操、曹丕,得了善终。
如果李傕、郭汜不是知道贾诩的能力,就凭一个书生,也想劝西凉武夫?
吕布,就不用说了,妥妥的第一,三英战吕布,之后濮阳之战被曹操六员大将围殴,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
能从这六个人的围殴中全身而退,也只有吕布了。
更别说吕布手下还有张辽、高顺等猛将,万一打过来,就凭现在刘备这五千人,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汜水关已破,诸侯今日攻城失利,锐气尽失,而有些诸侯则是沾沾自喜,江浩看向虎牢关,他总有一种感觉,今晚吕布必定前来劫营。
就按董卓今夜会来袭营做准备吧。
“宪和。”
江浩看向简雍。
“烦请你即刻草拟文书,以玄德公名义,分别送至其余十七路诸侯营中。
言明虎牢关已换‘董’字旗,董卓亲临,其麾下吕布骁勇难当,李儒贾诩智计百出,务必严防今夜子时敌军铁骑劫营。措辞恳切,尽到提醒之责即可,听与不听,在他们。”
他没说董卓一定会来袭击营寨,只说董卓来了,要堤防夜袭。
“明白。”
简雍立刻走到案前,铺开绢帛,挥毫疾书。
“另外。”
江浩眼中寒光一闪,指向营寨大门内侧
“时间紧迫,但还来得及。立刻抽调三百精壮士卒,于营寨大门内侧百步处,秘密挖掘一巨大陷坑。
长宽各需三丈(约十米),深一丈五尺(约五米)。坑底密布削尖之木桩、断裂矛头。
坑上以薄木板覆盖,再撒浮土、草屑伪装。坑两侧,设置三重拒马鹿角。此乃第一道生死线。
即便西凉铁骑冲破寨门,此坑亦要让他先锋人马有来无回。”
现在才酉时,距离子时还有四五个时辰,两三百人同时开挖,足够挖这么一个的巨型陷坑。
上面铺上薄木板和泥土,黑夜中,谁进谁死。
而提醒诸侯,是道义,也是不让诸侯败的太惨,毕竟联军都是新兵,而董卓军是精锐,千万别开局就崩盘了。
不过,按照江浩的推断,能有三五位诸侯听进去劝都算不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