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烽笑着问:“老李,你现在估计,这效率能提升多少?”
老李头眯着眼估算了一下,声音都有些发颤:“起码……起码能翻一番!不,可能更多!原来一个人一天最多复装一百发顶天了,现在看这架势,一天三百发都有可能!咱们这条线要是全换上,日产量突破一万发,我看有戏!”
事实果然如老李头所料。经过几天的磨合和优化,新的半自动送料系统完全稳定下来。弹药车间的子弹复装日产量,从之前苦苦挣扎的三千发,一路飙升,轻松突破了一万发大关!而且,因为自动化程度提高,原先需要密集劳力的送料环节被大幅简化,整个车间的人力成本降低了近百分之四十,多余出来的人手可以被安排到其他更需要的岗位,或者实行轮班制,减轻了工人的疲劳度。
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人更能专注于关键质量控制点,子弹的合格率反而还有所提升。
消息传出,全厂振奋。谁能想到,一些木头、铁皮、弹簧,经过林厂长这么一“点化”,竟然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庆功会上,老李头端着一碗代酒的水,走到林烽面前,满脸佩服:“厂长,我老李以前是死脑筋,就知道吭哧吭哧傻干。今天我是真服了!你这办法,不仅快了,还省力了,更省心了!我代表全车间工人,敬你!”
林烽哈哈一笑,接过碗:“老李,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牛大力的力气,陈工的精细,永强他们的灵活,还有你们车间老师傅的经验,缺一不可!这说明啥?说明咱们工人阶级有智慧!只要肯动脑筋,土办法也能解决大问题!”
他环顾四周兴奋的工人们,声音高昂起来:“同志们!子弹复装线的成功改造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就怕咱们不敢想、不敢干!以后,咱们还要把这种精神用到其他地方去,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让咱们的兵工厂,变得越来越强大!”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赵永强等年轻技工看着林烽,眼中充满了崇拜和干劲。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厂长,不仅能打胜仗,还能学到真正有用的本事,更能见证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发生。
车窗外,夕阳西下,但弹药车间里却灯火通明,充满了革新带来的活力与希望。子弹复装工艺的优化,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预示着瓦窑堡兵工厂更多、更大的变革即将到来。而林烽,这位总是能带来惊喜的厂长,无疑就是那个最重要的投石人。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