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还没从“二叔影响瓦西星球”的震惊中缓过神,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他盯着哈娜,语气带着几分探究:“你刚才说瓦西人来了三批,那有没有可能,你们的人来到地球后,有的进入地下世界,而有的是进入了海里,慢慢变成了传说中的人鱼——也就是我们说的美人鱼?”
这话一出,连旁边的乔一鸣都愣住了,忍不住插了句:“不是,姜浩你这脑洞也太大了吧?美人鱼那不是童话里的东西吗?”
哈娜却没有立刻否定,反而低头沉思了几秒,抬眼时眼神里带着几分不确定,却又隐隐认可:“有这种可能性。我们瓦西人的水性本就极好,能在深海里长时间生活,身体对水压的耐受度也远超地球人。如果当年有同伴觉得陆地环境不适应,选择躲进海洋深处,长期在海里生活,身体为了适应环境发生变化,变成你们说的‘人鱼’,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姜浩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这个猜想比“瓦西人进入地下”更让人不安。他看着哈娜,语气凝重:“这事儿要是真的,可比他们躲在地下还炸裂。现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还不到 5%,深海里藏着什么根本没人知道,要是瓦西人真在海里形成了族群,咱们连他们的踪迹都摸不到,一旦他们有异动,人类只会更被动。”
毕竟人类的科技水平在深海探索上受限太多,潜艇下潜深度有限,探测器覆盖范围也受限,真要和藏在深海的瓦西人对抗,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乔一鸣也收起了调侃的神色,皱着眉点头:“确实,海洋比陆地危险多了,要是他们在海里待了几千年,早就比我们地球人更清楚海洋,咱们根本没优势。”
哈娜没再接话,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神复杂地看着姜浩,不知道在想什么。
姜浩觉得再问下去也不会有更多答案,便站起身,准备离开审讯室。就在他转身走向门口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哈娜的眼神——那不是阶下囚的警惕,而是一种带着依赖的不舍。
这种眼神,姜浩太熟悉了——他离家时,吴雪就是站在门口这样送他的,眼里就是这样的情愫,是一个女人对在意的男人,最直白的爱慕与留恋。
姜浩的脚步顿了顿,没有回头,却对着空气轻声说了一句:“哈娜,希望咱们以后能和平共处。”
金属门“咔嗒”一声打开,又缓缓关上,隔绝了两人的视线。审讯室里,哈娜看着空荡荡的门口,嘴里轻轻重复着“和平共处”四个字,眼神里满是复杂,没人知道她此刻在想什么。而门外的姜浩,心里却翻涌着。
乔一鸣紧跟着姜浩走出审讯室,两人并肩穿过走廊,很快来到玻璃幕后方的观察室——姜潮正站在屏幕前,手指还停留在刚才录制的审讯画面上,显然全程听了姜浩与哈娜的对话。
“你和哈娜的对话我都听到了。”姜潮率先开口,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凝重,“关于瓦西人可能进化成人鱼、藏在深海的猜想,我认为存在很大可能性,这事必须立即跟上级汇报,让他们提前部署海洋监测力量。”
“汇报可以,但现在更紧急的是把邵康召回来!”姜浩走到他身边,语气坚定,“邵康熟悉时间之塔的运作,也清楚瓦西人的情况,现在行动缺了他,很多事根本无法推进。”
姜潮转头看向他,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上级已经成立专项小组审查邵康,等把问题查清楚,确认他和哈娜没有关联,自然会放他回来。现在咱们不能因为个人情绪,打乱上级的部署。”
“这不是个人情绪!”姜浩忍不住提高声音,“咱们现在缺的是时间,不是流程!我就是随便一句话,上级还真当真了!我当事人都说了当时是气话!这还不行?”
乔一鸣在旁边赶紧打圆场:“行了行了,都是为了共同目标,别吵了。邵康的事情急也没用!咱们先想想眼下能做的——地心计划不是得提上日程吗?先把这事定下来,也算是推进进度了。”
提到地心计划,姜潮的注意力被转移,他点了点头,调出一份标注着红色圆点的中国地图,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冷静:“没错,咱们不能等。瓦西人不论人鱼的猜想是否成立,地心探索都必须尽快启动。我整理了几个可能的‘地心入口’,咱们可以从这几个地方入手。”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逐一解释:“首先得说明,从科学角度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地心存在文明,或者有直达地心通道——地球内部主要是高温高压的地幔和地核,环境极端恶劣。但如果从传说记载和地质特征推测,这六个地方最有可能存在通往地下深处的通道。”
“第一个是昆仑山脉,就在新疆和西藏的交界处。”姜潮调出昆仑山的卫星图,“它被称为‘万山之祖’,在神话传说里,是连接天界、人界和地界的中心,不少古籍比如《山海经》,都描述过昆仑山里层层叠叠的‘天地结构’,暗示有地下通道。而且这里地质活动频繁,有很多深邃的峡谷和未探明的洞穴,神秘感极强,很符合‘地心入口’的设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