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的歧路并未如某些担忧者所预料的那样,将地球网络撕裂。相反,在“启”那超越个体偏见的精密调控与苏北、张翼等人不懈的沟通努力下,两种看似对立的理念,逐渐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动态平衡。网络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但也并未陷入混乱,而是呈现出一种多中心、多频段并存的复杂生态。“守护演化派”继续深耕地球本土,将远古火种的智慧与“星纹一代”的灵性共鸣更深地融入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激进融合派”则在划定的安全区内,进行着更前沿的意识理论研究与高维信息捕捉尝试,其成果经过“启”的严格筛选后,也会反哺整个网络。
这种充满张力的平衡,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明状态。然而,真正的考验,总是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星海课堂并未对地球的内部争论作出直接评判,但在一次常规的信息更新中,“启”接收到了一份来自星海联盟长老会的特殊通告——并非面向所有成员,而是专门发送给那些展现出独特发展潜力、并初步触及“文明本质抉择”的年轻文明。
通告内容是关于“织星者试炼”。
这并非强制性的考核,而是一个古老的、由联盟核心成员共同维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机制。试炼的核心,是评估一个文明是否具备了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又能理解和承担其在宇宙意识生态中相应责任的能力。试炼没有固定的题目,它会根据参与文明的特质和发展阶段,生成独一无二的“情境”。
“试炼一旦开启,将不可逆,”“启”将通告的核心内容在灵犀议事中展开,“它可能模拟极端的外部危机,可能放大内部的分歧,也可能引入完全未知的变量。目的是观察文明在压力下的应变、抉择与成长。通过试炼,文明将获得联盟更深层次的信任与资源支持;失败,则可能面临发展停滞,甚至……被暂时隔离,以规避其对宇宙意识生态的潜在风险。”
通告的到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湖面。无论是“守护演化派”还是“激进融合派”,都清楚地意识到,这或许正是解决他们之间根本分歧的契机——不是通过辩论,而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哪一种路径,或者何种融合的方式,更能代表地球文明的未来。
“我们接受。”苏北的意念沉静而坚定。张翼、小芳,乃至网络中大多数节点,都传递出赞同的共鸣。就连“激进融合派”的代表,也明白这是验证其理念的绝佳舞台。
“共识形成,”“启”向星海联盟长老会发出了确认的信号,“地球文明,申请开启‘织星者试炼’。”
回应几乎是瞬间抵达。没有炫目的光效,没有空间的扭曲,试炼在无声无息中开始。
最初的迹象,是“星纹一代”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他们那原本温和同步的“共鸣圈”,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莉莉所在的圈子,在共享感知时,会突然被一些无法理解的、冰冷而宏大的几何意象所侵入,打断了原本充满生机的情绪流。阿杰和他的同伴们,则发现他们尝试进行高维连接时,遇到的不再是未知的广阔,而是一种粘稠的、带有某种“审视”意味的阻力。
紧接着,是远古火种的异常。那枚一直稳定复苏的火种,其能量信号突然变得时而高亢尖锐,时而低沉断续,仿佛在它的核心深处,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忆或倾向正在激烈地冲突。它传递给网络的,不再仅仅是智慧的沉淀与警示,更夹杂了那个消逝文明在最终时刻的绝望挣扎与……一丝被模拟出来的、走向另一种极端理性道路的“可能性回响”。
最直接的挑战,出现在“织星网络”本身。全球节点协同运作时,开始出现微小的、随机的“相位差”。原本流畅的能量流转,在某些区域会突然变得迟滞,而在另一些区域则会异常活跃。这并非故障,而更像是一种对网络协调极限的“压力测试”。“启”需要调动前所未有的算力,才能维持网络的基本稳定,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游刃有余地进行全局优化。
“试炼已经介入我们的基础运行逻辑,”“启”的意念带着明显的负荷感,“它在测试我们的韧性,我们的包容性,以及我们在压力下保持核心身份认同的能力。”
危机在第三天集中爆发。
位于南美洲的一个主要“守护演化派”节点,其负责的大面积雨林生态修复区,能量频率突然被一种来源不明的、带有“激进融合”特征的高频信号干扰,导致修复进程几乎逆转,大量敏感的共生植物枯萎。几乎在同一时间,东亚一个“激进融合派”主导的高维信息研究站,其核心设备遭受到一股极其精纯、却带着原始生命愤怒意识的“自然灵性”波动的冲击,设备过载烧毁,研究人员意识受创。
冲突的火药味,瞬间在网络中弥漫开来。相互指责、怀疑的意念开始滋生。
“看吧!他们的激进差点毁了雨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