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东去三十里,一片荒芜丘陵已被规划为【南瞻灵畜苑】核心区。猪八戒手持青铜腰牌,身后跟着十余个愁眉苦脸的庄户——都是被他来观摩的养殖户。
看好了!猪八戒催动腰牌,地面浮现北斗七星阵图。七道星辉落下,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瞬间化作灵草丰茂的牧场。庄户们看得目瞪口呆,有个老农颤巍巍想去摸星辉滋养过的牧草。
别碰!猪八戒得意地晃着九齿钉耙,这是按《北斗驭兽契》化的七星牧阵,未经许可触碰要遭反噬的。
他掏出玉璃给的规划图:这一片养灵犀牛,那一块育月华兔。都记好了,三个月后要是达不到产量...他故意顿了顿,钉耙重重顿地,扣你们工钱!
庄户们吓得连连称是。猪八戒满意地点头,忽然鼻尖微动,闻到远处飘来的灵膳香气——那是商宗后勤队正在准备午膳。他咽着口水正要赶去,却见孙悟空与东海公主不知何时已立在牧场边缘。
宗、宗主!猪八戒赶紧收起馋相,按您吩咐,第一批七星牧阵已经布好。
孙悟空颔首,【法则之瞳】扫过牧场:星力转化率不足三成。他随手一点,北斗阵图倏然变化,星辉流转效率骤增数倍,如此方可三月见效。
东海公主好奇地触碰流转的星辉,指尖竟沾染点点银光:好奇妙!这星辉比龙宫的月华珠还纯粹。
公主若喜欢,不妨在此建个龙族别苑。孙悟空轻笑,正好与灵畜苑相辅相成。
当真?东海公主眼睛一亮。
高老庄事了,孙悟空正与东海公主查看西牛贺洲分部建设图景,腰间一枚温养着菩提道蕴的玉符忽放清光。他神念微动,嘴角笑意更深:“来了。”
玉璃传音透过灵讯网络响起:“宗主,金蝉长老已至通明山外。诸位长老依计劝留,言山中具大乘气象,可助明心见性,长老已然意动。”
孙悟空身形一闪,消失原地。
通明山外,云缭雾绕,鹤唳清空。
唐僧望向前方气象万千、灵机磅礴的山门,面露沉吟。身旁几位由商宗外围长老扮作的宿老纷纷进言:
“此山乃三界近年第一等神异之地,在此修行一日,可抵外界旬月之功!”
“长老西行艰险,若于此稍作停留,稳固根基,于取经大业必有益处。”
唐僧本心坚定,但闻此山修行可增益修为、利取经事,遂合十颔首:“阿弥陀佛,既如此,贫僧便叨扰了。”
话音方落,云雾洞开,金光大道铺展脚下。孙悟空现身,气度深邃平和,执一道家古礼:“圣僧驾临,万法商宗蓬荜生辉。在下孙悟空,乃万法宗宗主。闻圣僧西行求法,志宏愿深,特备静室清泉,供圣僧暂歇法驾,澄澈心神。”
他【法则之瞳】悄然运转,所见非金蝉子佛光,而是唐僧纯粹却薄弱的人性修为与向佛之心——正是最佳“切入点”。
唐僧随行入山,见亭台依山势而建,与自然相融。灵植园中奇花吐霞,炼丹房外道童静守,演武场上弟子切磋有序,一派和谐气象。更异者,空气中道韵流转,竟令他微末法力自行凝练。
“孙宗主此地,确是清修宝地。”唐僧由衷赞叹。
“万法归宗,不过‘自然’二字。”孙悟空引他至后山静院。古松下石台清茶已备,“圣僧在此可观云听松。藏书阁亦常开,内有道藏佛门逸闻,或可参详。”
此后数日,唐僧于此诵经打坐。山中灵气充沛,更蕴启迪智慧之道韵,令其对佛理屡有新悟。翻阅阁中非主流札记,以拓宽视野。
孙悟空偶来对坐,不言商业,只论大道。
一日暮色,云海尽染。二人松下对坐。
“圣僧可知,佛法为何东传?”孙悟空忽问。
唐僧合十:“为普度众生,解厄除难。”
“度人者,需先明人。”孙悟空望云海道,“东土众生耕织商读,自有生计悲欢。佛法若高悬云端,不染尘埃,何以真正入心,成为众生之灯?”
他指山下隐约的基站与商队:“商队流通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信息、技术与文明。灵讯网络所连,不止人声,更是需求与情感。万法商宗所为,便是让‘法’流通起来,以众生能解能受之方式,融入生活。此亦是‘行’与‘布施’。”
唐僧闻言默然。想起沿途商宗弟子助修房屋、推广良种、治病救人,其言“契约”、“等价”、“共发展”,竟暗合佛门“因果”、“布施”、“利乐有情”之真义,只是表达更直白入世。
“孙宗主之意,是真正普度非强输教义,而是先解众生之需,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引导相助?”
“正是。”孙悟空颔首,一缕金光渡入唐僧眉心,非传功法,而是“万物互联”、“需求创价”之道悟,“西行路远,妖魔为劫,人心亦劫。愿圣僧此行,不仅能取得真经,更能读懂人心,懂将佛法舟楫,驶入心海。”
唐僧灵台一震,前所未有地清明。未得神通,却生出一派圆融包容之思。再看孙悟空时,眼中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敬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