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摄像头的红色指示灯在暗处幽幽闪烁,像一只警惕的眼睛,让沈星澜稍感安心。与周先生的线上交流仍在继续,对方始终保持着学者般的谦和与耐心,除了探讨兰花养护,偶尔也会分享一些兰花市场的趣闻,并未表现出任何越界的试探。这让她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或许,这位周先生真的只是一位痴迷兰花的雅士。
然而,那张捕捉到长焦镜头反光的照片,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她心底。她知道,真正的威胁并未远离,只是隐藏得更深了。
将外界纷扰暂且压下,沈星澜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她的“实验田”中。灵泉空间与外界菜地的对比试验,成果斐然。
空间黑土地上的草莓已然结果,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翠绿叶间,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个头和色泽都远超寻常。沈星澜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品尝,果肉扎实,汁水丰盈,那股纯粹的、浓郁的草莓风味在口中炸开,让她几乎落下泪来。这才是食物本该有的味道。
而外界菜地里,经过精确比例稀释的灵泉水浇灌下的水果黄瓜和樱桃萝卜,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品质。黄瓜笔直匀称,表面的刺瘤均匀细小,带着一层天然的白霜,口感清脆甘甜;樱桃萝卜圆润如红宝石,肉质紧密,辣中带甜,几乎没有寻常萝卜的涩味。
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品质却跃升了数个等级。沈星澜用新相机细致地记录下它们从破土到成熟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果实特写,在光影的雕琢下,这些蔬菜瓜果仿佛被赋予了艺术生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她开始尝试剪辑制作第二个短视频。这一次,她加入了更多过程性的记录——种子破土的延时摄影,叶片在晨露中舒展的特写,以及最后,她亲手采摘下那颗完美草莓时,指尖与果实触碰的瞬间。没有露脸,没有言语,只有画面与轻柔的音乐,传递着生命成长的静默力量与收获的喜悦。
视频发布后,反响比第一次更为热烈。评论区不再是单纯的吃瓜看戏,多了许多真诚的赞叹和求教。
【这草莓是真实存在的吗?看起来太好吃了!】
【UP主绝对是个隐藏的农业大佬!这黄瓜的品相绝了!】
【求问是什么品种的樱桃萝卜?为什么我种的又小又辣?】
【这种生活太治愈了,关注了!】
【只有我注意到那双漂亮的手了吗?感觉不像常年劳作的手啊……】
这条关于手的评论让沈星澜心头一跳,但很快被更多正向的留言淹没。她谨慎地挑选了一些关于种植技巧的通用性问题进行回复,对于品种和核心养护方法,则含糊带过,只归功于“水土”和“用心”。
视频带来的热度,很快转化为了实际的关注。她的账号粉丝数稳定增长,开始有零星的本地网友私信她,询问她的蔬菜是否出售。
沈星澜斟酌再三,决定小范围试水。她没有公开售卖,而是选择性地回复了几个看起来像是普通家庭主妇的账号,表示可以少量提供一些她自己吃不完的黄瓜和樱桃萝卜,价格定得比普通有机蔬菜略高,但远低于精品超市。
让她意外的是,对方在收到货后,反馈极其热烈。
【小姐姐!你的黄瓜也太好吃了!我儿子平时从来不吃黄瓜的,今天抢着吃!】
【这萝卜绝了!又甜又脆,直接当水果吃了!还有吗?我想多买点!】
【这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家菜园子的味道,太正宗了!】
口碑在极小范围内开始发酵。虽然量不大,但带来的收入稳定且可观,更重要的是,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极大地鼓舞了沈星澜。
就在她忙于应付这些零散订单时,周先生再次发来了信息。这一次,他发来的是一张照片——正是当初沈星澜卖给他的那盆春兰。照片上,那唯一的花苞已经悄然绽放,花瓣嫩绿如玉,舌瓣洁白无瑕,形态优雅,香气仿佛能透屏而出。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朵兰花的精神气十足,花瓣质地厚实润泽,远超寻常开品。
【沈小姐,托您的福,这盆‘绿云’开花了。实不相瞒,其开品之佳,精气神之足,实属我生平罕见。几位兰友见了,都惊为天人,纷纷追问培育者。不知沈小姐近期是否方便?我的一位朋友,是省农科院的植物营养学专家,他对这盆兰花的生长状态非常感兴趣,很想与您交流一番。】
信息后面,附上了这位“专家”的简单介绍——李维正,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主攻植物生理与营养。
沈星澜的心猛地一沉。
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优秀的品相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注意!如果只是兰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她尚可周旋,但涉及到农科院的专家,对方凭借专业知识,很可能会从中看出一些无法用“水土好”来解释的端倪!
这是一个比狗仔、甚至比潜在商业对手更危险的信号。
她盯着手机屏幕,久久没有回复。窗外阳光明媚,她的小院里生机勃勃,可她仿佛能感觉到,一张由好奇心和研究欲织成的、更加精密难缠的网,正在向她罩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