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那股混合着汗水、泥土与新翻土地气息的蓬勃力量,仿佛依旧萦绕在沈家小院的每一个角落。希望如同种子,已被埋进精心准备的土壤,只待时日,破土而出。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节奏似乎恢复了往常,却又分明不同。外公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地去巡视他的“疆土”,尤其是在那片新开辟的试验田边驻足良久,像一位期待新生儿诞生的祖父。顾青舟则忙于调试和校准他的监测系统,那些实时跳动的数据,成了他与我之间新的共同语言。
而我,在忙碌的间隙,心头还萦绕着另一件事——品牌标识。
这天是周六,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小姨一大早就从县里回来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看到我们,还是立刻扬起了明朗的笑容。跟在她身后的,是像小尾巴一样的沈星瑶,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画板,白皙的小脸上带着点羞涩和期待。
“星澜姐姐,”她细声细气地叫我,将画板递过来,“你让我画的……我画好了几个样子,不知道行不行。”
我心头一暖,接过画板,在院子的石桌旁坐下。小姨、外婆也好奇地围了过来,连原本在屋里看数据的顾青舟,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缓步走了过来。
我深吸一口气,轻轻翻开了画板。
第一幅画映入眼帘的瞬间,我的呼吸微微一滞。
画面的主体是一株极富生命力的藤蔓幼苗,嫩绿的叶片舒展开,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而特别的是,藤蔓巧妙地缠绕、勾勒成一颗星星的轮廓,星星的中心,是一滴将落未落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整个图案线条流畅,既有自然的灵动,又蕴含着星辰的寓意。在图案下方,她用稚嫩却认真的笔触写着“星火农园”四个字。
“这是……”我惊讶地抬头,看向沈星瑶。
她有些紧张地绞着手指:“我……我想着星星之火,还有咱们的田地,还有姐姐你说的那种充满生机的感觉……就画成了这样。露珠,是因为我觉得青舟哥哥说的数据监测,就像露珠一样,能精准地滋润每一棵苗……”
她的解释让在场的人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没有人想到,这个平时安安静静的小姑娘,竟有如此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将“星火”的寓意、农业的本质与现代技术的元素,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画得真好!”外婆忍不住赞叹,轻轻摸了摸沈星瑶的头,“我们星瑶真有本事。”
小姨更是满脸骄傲,搂着女儿的肩膀:“妈就说你画画有天分吧!”
顾青舟也仔细端详着那幅画,眼中流露出赞赏:“构图和寓意都很棒,具有很强的识别度。星瑶很有设计天赋。”
我翻看后面几幅,有的是以“外婆的秘藏”酱菜坛子为主体,坛口飘出如同祥云般的香气图案;有的是将黄瓜、番茄等果蔬与星星、火花结合。每一幅都充满了童真与巧思,但无疑,第一幅那个“星火幼苗”最为惊艳,直接击中了我的心。
“星瑶,”我握住她的手,语气无比认真,“你帮了姐姐一个大忙!这个‘星火幼苗’的图案,我非常喜欢,我想就用它作为我们‘星火农园’的标志,可以吗?”
沈星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她用力地点点头,脸颊因为激动而泛红。
“太好了!我们星火农园也有自己的牌子了!”小姨高兴地说,但笑容之下,那丝疲惫似乎更明显了些。
解决了标识设计的大事,全家人都很高兴。外婆张罗着要做几个好菜庆祝,沈星瑶被妹妹招娣拉去一边,兴奋地讨论着还能画什么。
我注意到小姨走到水井边,打了盆水洗脸,动作有些迟缓。我倒了杯水走过去。
“小姨,喝点水。最近厂里很忙吗?看你好像很累。”我将水递给她,关切地问。
小姨接过水杯,没有立刻喝,只是握着,目光有些游离地看向远处忙碌的外婆和正在检查工具的外公。她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里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意味:
“星澜,我辞职了。”
我愣住了:“辞职?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天。”小姨转过头看我,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些如释重负,也有些对未来的茫然,“本来想等稳定点再说,但……不想再等了。”
她告诉我,她所在的纺织厂最近效益不好,管理也愈发严苛,经常无故加班,克扣工资,工作环境让人身心俱疲。“每天在流水线上,像个机器人一样,看不到头。听到你外公外婆在电话里说起家里的农园,说起你们一起规划的未来,我就特别想回来。”
她顿了顿,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我想好了,与其在城里耗着,不如早点回来,踏踏实实帮家里把农园做起来。你不是说,以后让我负责市场拓展和客户维护吗?我想从现在就开始学着做。”
我看着小姨,她眼中有对未知的忐忑,但更多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回归家庭的渴望。我知道,对于习惯了稳定工资的小姨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