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这座悬浮于鸿蒙深处、承载着无上道韵的亘古道场,此刻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波动。仙霭本该缥缈宁静,现在却似被无形之力扰动,不安地流转。那些原本井然有序,悬停在玉阶之下的诸多灵宝——或是寒芒吞吐的神剑,或是瑞霞缭绕的玉瓶——此刻它们的辉光竟有些摇曳,发出若有若无的嗡鸣,仿佛在感应着什么。
造成这一切的源头,此刻正无视着满殿珠光宝气,直奔大殿深处。
“嘿!”
一声清越的呼喝打破了紫霄宫内的异样静默。女娲娘娘稳稳当当地落在一块硕大无朋的石台之前。此石台质地古朴沉凝,灰蒙蒙无灵光,于炫目宝物间,犹如角落里的寻常物件——正是传说中的分宝岩。
女娲娘娘站定,目光根本没在那诱人的宝山上多停留。她那双蕴含了天地造化的明眸,只聚焦在眼前这片巨大的石块上。她伸出手,白玉般的指尖轻轻拂过石台冰凉的表面,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与包容之意,如同沉睡的汪洋,在指尖悄然传递。
“大道至简,璞玉浑金,”女娲唇角微弯,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锋芒毕露非我所求,这片无垠的根基才是本意。”
她不再犹豫,素手轻扬。无形的伟力沛然而生,并非掠夺,而是蕴含着自然天成的包容。巨大的分宝岩悄无声息地悬浮半空,轻盈若鸿毛。石台上积累万古的道韵被骤然搅动,无数曾经暂存于此的顶尖灵宝虚影——凌厉的剑意、厚重的钟影、诡谲的幡象……它们如同梦幻泡影般在石台上空交织闪现,万千气象瞬息万变。然而无论多少种道韵如何激烈澎湃,都被那深沉的石台牢牢吸纳、束缚、最终化为一体,如海纳百川。
旋即,分宝岩化作一道凝练的灰色流光,被女娲随手拢入袖中。她甩了甩微皱的袖袍,姿态自然得像是收起了一件寻常物件。她毫不留恋地转身,青色广袖划过一道弧线,身影便倏地淡去,融入了浩渺无垠的鸿蒙深处。
只留下大殿中众多依旧嗡鸣的先天灵宝,以及那片曾经承载分宝岩的位置留下的沉重静默。
娲皇天,终归是诸天万界造化源流之地,生机蓬勃。绵延数万里的宫殿群落,以无瑕白玉精雕细琢,生机勃勃。宫殿外墙上天然蜿蜒攀附着虬龙般的藤蔓,开满了灵气四溢的奇花异草。清气凝结成的瑞鹤祥禽,或引颈清鸣,或姿态翩跹地盘旋其间。这便是女娲娘娘的神国。
仙阙之外,两道青碧的身影倏地落下,正是侍奉女娲娘娘的神鸟青鸾姐妹。
“娘娘!”
姐妹俩的声音清脆,带着激动和探寻。她们快步上前,一人自然地接住女娲娘娘随手拂下的大氅衣摆,另一人则纤指轻扬,几片温润灵玉自发悬空,预备泡出仙茶。
“此行辛苦。紫霄宫那边…”青鸾姐姐声音温婉,“‘剧本’可算是顺利了?奴婢们已备下归元灵泉,为娘娘舒神解乏。”
女娲抬手,却并非接过灵玉盏盘。她轻抬皓腕,目光悠然掠过青鸾恭敬呈上的玉盘,淡然吐语:“归元泉,今日便罢了。”
殿前流淌的灵泉水声淙淙。女娲唇边漾起一抹微妙弧度,柔似新月,却又暗含浩瀚与坚定。她清凌凌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这‘戏码’嘛,只算开个头。另外嘛…”
她微微一顿,眸光似投向了遥远无垠的彼岸。那眼神里,蕴藏了古老温柔的风暴。
“通知下去——本宫,有喜了。”
“……!!!”
空气凝固了万分之一瞬。青鸾姐妹二人几乎同时僵在原地,手中的玉盏“叮”的一声轻响碰撞在一起。她们清澈的眼睛瞪得滚圆,里面倒映着自家娘娘微微含笑的脸。那句轻描淡写的宣布,威力巨大。
“……喜?”青鸾姐姐下意识地重复。
妹妹则直接捂住了嘴。
女娲望着石化的小侍女,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轻盈地绕过她们僵硬的身影,步入殿内。微风卷过,带着她语气的轻快:
“愣着做甚?去将当年补天剩的五彩神石残片取来,要最核心那几块。本宫有用。”她的脚步停在精工雕琢的暖玉门扉前,回眸一瞥,眸光沉静却似蕴藏万钧之力,“记住,是‘真意’。”
这神秘而尊贵的称谓,如同点燃引线的火星。青鸾姐妹如梦初醒,两张俏脸倏地涨红,又迅速褪成激动的粉白。她们齐刷刷地、深深地拜伏下去,声音因难以言喻的喜悦而发颤:
“谨遵娘娘法旨!天佑吾族!恭贺娘娘大喜!”
娲皇宫深处,丹房之内。五彩神石的碎片悬浮在半空,每一块都流转着迷离梦幻的光晕。旁边的灰褐色分宝岩虽暗淡无光,却自有一股巍巍然不动如山的厚重气韵。
女娲端坐在蒲团上,身前是虚托的神石碎片和分宝岩。她微微闭目,指尖萦绕着一缕细微却精纯无比的造化之气,试图在空间中勾勒出宝物的胚胎轮廓。
然而,那缕气息刚刚触及悬浮的素材核心,便总是从一种“别扭”中滑落。女娲秀气的眉头越拧越紧,她光洁如玉的额角隐约浮现出细密的汗珠。此刻她仿佛不再是那个捏土造人的神只,倒像个被新图纸弄得手足无措的年轻母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