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年。
这个数字清晰地烙印在林峰的脑海里,精确得如同某种无形的刻度。不同于初来时的浑噩,自第一次目睹那令人窒息的“重置”景象后,他便牢记了一个关键数字:194。那是系统在他首次经历轮回后,面对他近乎崩溃的质问时,给出的答案——在这个小千世界完成基础逸散积累、推动其初步升格所需的总年限。
“剩余:190年。” 那是当时的提示。
如今,系统面板上那个醒目的数字变成了:【本源逸散积累进度:16.5% | 预计完成剩余时间:162年】。
三十二年,十六个百分点的推进。这个速度,已经是系统在他坚持不懈地修炼那本《无名炼气诀》后,给出的“优化后峰值”结果了。系统曾言:“宿主生命本源活性提升,逸散效率微弱增幅,总量提升有限。”
林峰曾以为这“加速”是莫大的安慰,如今看来,不过是杯水车薪。十六个百分点,用了三十二年。剩下的八十三点五个百分点,难道还要他在这循环往复的封闭时空中,再枯坐一百六十二年?
今天,那熟悉的“重置”感再次降临。
没有初次的惊骇,没有后来的麻木。这一次,林峰只是静静地站在自家小院门口,像一尊凝固的石像,目光穿透院墙,仿佛能看到整个村子正在无声地“褪色”。
王大娘递窝头时那慈祥的笑脸,皱纹里仿佛还带着清晨蒸笼的热气;李大爷倚着墙根晒太阳,眯缝着眼提醒他修院墙草时的絮叨,仿佛就在耳边;小丫那脆生生的“林哥哥”,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还有杂货铺张伯中气十足的招呼声,铁匠铺王叔叮叮当当的劳作声……
这些声音,这些面孔,并非冰冷的模板。三十二年的朝夕相处,是实打实的烟火浸润,是王大娘偷偷塞给他的温热鸡蛋,是李大爷手把手教他修补漏雨的屋顶,是小丫用野花编成环戴在他头上时的清脆笑声……他们是他在这漫长孤寂中,一点点感受到的“人间”温暖。
然而,此刻,这些鲜活的、带着温度的存在,正在他眼前无声无息地淡化、消散,归于虚无。像被风吹散的沙画,抹去一切痕迹,只留下初始的轮廓。
林峰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楚、苦涩、沉重的无力感混杂着深入骨髓的孤独,汹涌地漫上来,几乎将他淹没。他用力眨了眨眼,试图将那股涌上眼眶的热意逼回去。
“大奖?” 他在心底自嘲地嗤笑一声,声音干涩,“去他的大奖!”
他曾以为自己是幸运儿,抽中了“驻留滋养世界”的机缘。可这机缘的代价,是看着熟悉的人一次次“消散”,再以全然陌生的姿态“重现”,而自己,是这永恒循环中唯一清醒的见证者,背负着近两百年的漫长等待!
眼前的世界再次重构,鸟鸣、人声、炊烟……熟悉又陌生的“生机”重新注入这片土地。
林峰猛地转身,大步走回屋内,“砰”地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刚刚“重现”的日常声响。他背靠着门板,胸膛剧烈起伏,对着那沉寂已久的系统发出了压抑到极点的低吼:
“指引!告诉我!除了像这样等待到时间尽头,到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加速!我要真正的加速!快一点!再快一点!!”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迫切。
【……】
系统似乎沉默了片刻,无形的数据流在意识界面中涌动。
【核心任务完成路径分析:】
【路径一·自然逸散(当前模式):稳定,安全,耗时长(剩余162年)。】
【路径二·环境扰动(低效):宿主主动探索世界不同区域,接触更多本源节点,可微弱提升逸散范围。效率增幅预估:<1%。】
【路径三·核心变量(高效/高危):由宿主主动发起,打破世界既定轨迹(原定路线),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此过程将剧烈扰动世界底层法则,加速本源同化进程。效率增幅:未知(视变量规模及影响深度而定)。风险等级:极高。】
“变量?” 林峰眼中精光一闪,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浮木,“具体怎么做?打破轨迹?比如呢?”
【变量行为定义:干预核心节点;改变关键人物命运;引入或创造超出原定路线设定外的存在/事件/力量。】
【风险警告(高亮):】
**‘生灵亲和’光环效果减弱:** 离开初始锚定区域(村落),光环基础效果将减弱(被动降低初始恶意)。一旦宿主主动介入因果,与他人产生深度交集,此光环对后续行为产生的冲突/后果无任何抵消作用。例如:遭遇极端危险人物,只要宿主未主动招惹,对方可能无视宿主。但若宿主试图阻止其行为,对方将视宿主为阻碍,敌意同等。】
轨迹偏离风险: 过度或不当的变量,可能导致核心逻辑链条断裂,引发世界法则紊乱,加速世界崩溃进程。铁律: 在轨迹初期,若核心天命角色因宿主干预而提前消亡,世界极大概率瞬间崩溃,所有积累清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