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站在玉门前,掌心还残留着青铜小鼎传来的温润触感。那股涌入识海的信息洪流已经平息,但他的呼吸仍带着一丝滞重,像是体内多了某种无法言说的重量。
他睁开眼,目光越过赤奴肩头,落在洞府深处那片幽静的仙泉上。泉水如镜,倒映着穹顶流转的九星光影,却不再有黑烟翻涌。刚才那道意念仍在心头回荡——“仙泉,并非仅用于滋养精灵。”
“它能激活跨世界的药材。”他低声说道。
赤奴听见这话,抬头望来:“你说什么?”
李文没立刻回答,而是走向泉边,从怀中取出罗盘。指针微微颤动,指向水面中央。他屈膝蹲下,指尖轻轻点向泉面,一缕气运之力缓缓渗入。
涟漪轻起,水光泛出淡淡金晕,却没有激起任何警兆。
“果然。”他收回手,“这泉不排斥外力试探。”
云姬缓步跟上,虽十指还在渗血,神情却已恢复冷静:“你是想取走它?”
“不是全部。”李文摇头,“它是地脉灵源,若抽干了,整座洞府都会塌陷。但我可以带一部分回去。”
他唤出几株藤系精灵,手中凝出三只玉瓶,瓶身刻着封灵纹路。精灵们飞至泉面,以根须轻触水面,小心翼翼汲取泉水,再将液滴封入瓶中。
赤奴皱眉:“就这么点水,真有用?”
“关键不在量。”李文看着玉瓶逐渐充盈,“而在于它的性质。它能中和异界之物的排斥反应,让外来灵植与本地药性融合。我们之前种不出那些奇花异草,是因为它们不服水土。有了这个,就能破局。”
赤奴沉默片刻,忽然道:“可一旦带回运朝,消息传出去,必有人觊觎。”
“所以不能私藏。”李文将最后一瓶收好,站起身,“也不能滥采。我要定三条规矩:不独享、不垄断、不用于权贵特供。所有产出,优先供给军中伤员和疫区百姓。”
云姬点头:“但也要防滥用。若有人拿它去催熟毒草,或是炼制禁药……”
“那就由科学院和农政司共管。”李文接口,“你主持研究,呼衍铁负责安保。每一滴泉水的去向,都要登记在册。”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这不是为了强兵,也不是为了称霸。是为了让更多人活得久一点,病时不挨痛,伤后能复原。”
赤奴盯着他看了几息,忽然咧嘴一笑:“你还是一样,总想着别人。”
李文也笑了下,没接话,转身走到泉边最后一处凹槽前。那里有一块未完全沉下的石板,边缘浮现出几个古字:“引者通途”。
他伸手抚过,指尖传来细微震动。
“原来如此。”他喃喃,“植物精灵负责培育,仙泉负责提纯,丹诀负责统合,而气运通道……才是打开新药源的关键。四者缺一不可。”
赤奴听得半懂不懂:“你是说,以后还能从别的地方弄来没见过的药?”
“只要我能打开通道。”李文点头,“把那边的种子带回来,用仙泉洗去异气,再交给精灵种植,最后按《上清丹诀》炼制成丹。这条路一旦走通,就不只是西域受益。”
云姬轻声道:“那你打算先试哪种?”
“先从小的开始。”李文思索着,“一种耐寒的止血草,能在雪山上活,产量高,适合边关将士应急。如果成功,下一步是解毒类灵植,对付蛇毒、瘴气、腐血症。”
他看向两人:“等回去后,我会在敦煌设‘丹泉院’,专管这事。第一件事就是建封闭药田,隔离测试外来物种。第二是培训医匠,让他们学会辨认药性变化。第三……”
“第三是什么?”赤奴问。
“开启第一次短时通道。”李文握紧罗盘,“试试看能不能从邻近世界带回一株活体样本。时间不会长,最多半日,人选我也心里有数。”
云姬皱眉:“风险不小。空间不稳定,稍有偏差就可能迷失。”
“所以我不会让别人冒险。”李文平静地说,“我自己去。”
赤奴猛地瞪眼:“你疯了?刚接过传承,神识还没稳,现在就进通道?”
“正因为刚得传承,才最清楚该找什么。”李文望着手中的玉瓶,“而且只有我掌控气运之力,才能确保通道闭合。你们在外面守着,万一出事,立刻切断连接。”
空气一时凝住。
良久,云姬开口:“我可以提前划开一道微型裂隙,帮你定位坐标,减少偏差。”
赤奴咬牙:“那我也得跟着,至少在外围警戒。”
“你不适合。”李文摇头,“你肩上的伤还没好利索,真遇上意外,谁护着云姬?”
赤奴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闷哼一声,没再争。
李文低头检查玉瓶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将其收入内袋。五瓶泉水,每瓶不过半掌大小,却被层层符纸包裹,再嵌入特制木匣。
“每日自然再生量是多少?”云姬忽然问。
“罗盘测算过。”李文答,“大约一勺。我只取了十分之一,够用一阵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