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冢第六层的入口藏在道光幕之后,光幕由亿万剑丝交织而成,每根剑丝都闪烁着七彩色的灵光。这些剑丝并非凡物,而是由上古剑修的残魂之力凝聚而成,触碰时会化作细密的光雨,顺着毛孔渗入体内,在经脉中游走如活物。石凡伸手触碰的刹那,二十七窍灵气在体内形成层淡金色的护罩,玉堂穴的温润灵气与膻中穴的七灵珠同时运转,将光雨转化为精纯的剑属性灵气 —— 这种转化效率远超寻常凝元境修士,相当于同时吸收三枚上品灵脉晶的效果,却被他不动声色地归结为 “剑心种的自然反馈”。
“第六层是‘剑神遗泽’的核心,” 魏老的声音在光幕后响起,他手中的青铜灯盏比之前黯淡了许多,灯焰投射出的光晕中隐约可见道模糊的人影,“七位祖师的残魂就藏在剑纹阵眼,需用你体内的七灵珠才能唤醒。记住,残魂的意识已不全,只会本能地传授最精纯的剑招,若无法承受他们的意志冲击,立刻退出。” 老者的令牌轻轻晃动,光幕上的剑丝突然分开道通路,通路两侧的剑丝自动组成七幅剑图,分别对应镇岳七剑的剑灵形态,“祭坛中央的石碑刻着‘青云十二窍剑诀’的总纲残页,能助你完善落英式的窍穴联动。当年第七代掌门就是在此地悟透‘万剑归宗’的前半式,才得以在凌霄境的万剑会上力压群雄。”
石凡穿过光幕时,整个人仿佛沉入了时光长河。第六层是片方形的石室,四壁镶嵌着无数半透明的剑晶,晶体内封存着上古剑修的战斗影像 —— 有的单剑劈裂山岳,剑气余波震碎百里云霞;有的双剑搅动云海,剑势引动天雷滚滚;最深处的剑晶中,位白袍剑修正以指代剑,指尖窍穴迸发的灵光在虚空刻下道剑痕,竟让空间都泛起涟漪。这些影像并非静止,而是会随着观者的剑势产生变化,石凡的青云剑刚出鞘半寸,西侧的剑晶便亮起,里面的影像突然变招,使出招与 “落英式” 相似的剑势。
“这些剑晶是‘忆剑石’,” 魏老走到石室中央的黑色石碑旁,碑上刻满了扭曲的剑纹,正是青云剑宗失传的 “剑神篇” 总纲,“能记录并模仿观者的剑招,当年祖师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切磋印证,才创出‘七式合璧’。你若能让所有剑晶同时亮起,便能获得祖师们的完整传承。” 他的指尖点在石碑顶端的 “万剑归宗” 四字上,那里的金光突然流转,在地面投射出个微型的窍穴图谱,“看这图谱,‘万剑归宗’需至少三十窍联动,而你的落英式若想融入其中,必须让鱼际穴与太渊穴形成二次共鸣。”
石凡走到左侧对应裂云剑的剑台前,青云剑在手中微微颤动。剑台由玄铁混合青纹石砌成,台面上刻着个微型的剑形凹槽,凹槽内残留着淡淡的青色灵光,与他膻中穴的七灵珠产生共鸣。二十七窍灵气缓缓流转,鱼际穴的锐势顺着剑脊喷涌,注入凹槽的刹那,剑台突然爆发出刺目的青光,道半透明的虚影从台面升起 —— 虚影身着青衫,面容模糊,手中长剑与裂云剑的样式完全一致,只是剑穗上多了枚青色的玉坠,正是青云七子之首的残魂。
“来得好!” 残魂的声音如同洪钟,长剑突然化作道青芒刺向石凡心口。这记穿云刺的锐势比剑灵强横十倍,剑势中蕴含着三百年前斩裂雷云的杀伐之气,石凡的听剑式捕捉到剑峰轨迹的刹那,玉堂穴的温润灵气突然暴涨,与膻中穴的七灵珠形成道青金交织的护罩:“青云剑诀?承影!”
剑意撞在护罩上的瞬间,石凡只觉腑脏如同被重锤敲打。残魂的穿云刺竟蕴含着 “手太阴肺经” 与 “手阳明大肠经” 的双经联动,中府穴的灵气与合谷穴的劲力同时爆发,这种跨经络的剑势本需三十窍才能勉强模仿,他却在二十七窍硬接下来。七灵珠突然旋转加速,将剑意分解成无数细小的剑丝,顺着玉堂穴的灵气流转,最终融入四窍能量场 —— 这种转化速度远超寻常凝元境修士,魏老在一旁看得瞳孔骤缩,手中的令牌险些落地,却只当是 “剑心种与残魂的天然共鸣”。
“不够!” 残魂的虚影突然暴涨至三丈高,长剑挽出三道青芒,“你的锐势被太多杂气中和,少了当年我斩裂雷云的决绝!” 三道青芒在空中汇成道剑河,带着崩山裂石的威势压向石凡,剑河中的每滴水珠都是道细微的穿云刺,封死了所有闪避路线。
石凡的剑势微微一滞,随即调整灵气配比。他减少玉堂穴的温润输出,让鱼际穴的锐势占据主导,同时引动太渊穴的调和之力,确保剑势不会失控。青云剑再次刺出时,青芒中多了道细微的金纹 —— 那是融入了膻中穴腑脏之力的表现,寻常修士需开启三十窍才能勉强做到。这一剑看似平平无奇,却精准地刺入剑河的源头,那里正是三道青芒的交汇处,也是残魂剑意运转的薄弱点。
“咦?” 残魂的虚影发出声惊讶,剑河突然溃散成漫天光点,“这招…… 竟有几分‘乱剑式’的韵味。” 他的长剑突然化作光点,没入石凡的眉心,“记住,剑招的极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心所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