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的通风口漏进缕惨淡的月光,落在石凡膝上的双剑上,剑脊泛着冷冽的淡青光。他指尖摩挲着青云剑的剑纹,二十八窍灵气在体内形成道比昨日更紧密的循环 —— 经过整夜的巩固,四十六处联动窍穴(“阳溪穴” 已与其他窍穴形成无缝衔接)的契合度已稳定在十成,玉堂穴的温润气息甚至能自动梳理经脉中残留的瘴气,将其转化为极细微的滋养能量。这种 “化浊为清” 的灵气转化,是《万窍归神诀》无序特性的深层体现,普通修士需借助高阶清瘴丹才能清除的瘴气余毒,他仅凭自身功法就能缓慢化解,且对经脉毫无损伤。
“城主府的雷纹结界在夜间会减弱三成。” 云曦坐在角落的草堆上,手中捧着从守卫生灵身上搜来的雷纹符篆,剑心窍的淡青光与符篆产生共鸣,将符篆上的地图投影在石壁上,“结界的薄弱点在东北侧的角楼,那里是雷纹能量的交汇口,夜间会有半息的能量滞涩,我们可以从那里潜入。” 她指着投影中城主府顶层的红点,“张烈的闭关室就在那里,雷狱禁制的核心与他的‘百会穴’相连,一旦禁制被触动,他会瞬间察觉。”
苏瑶正用冰蚕丝修补昨日战斗中受损的预警网,丝端的冰晶在月光下泛着蓝光:“我在地下室周围布了三重冰雾阵,若有雷卫靠近,至少能拖延一炷香。” 她将最后一缕冰灵气注入蚕丝,抬头看向石凡,“我们需要带些‘隐气散’,城主府内的巡逻雷卫都配有‘雷纹感应镜’,能探查五十丈内的隐匿气息,隐气散能暂时屏蔽我们的灵气波动,不过药效只有一个时辰。”
石凡站起身,双剑在身后交叉背好,指尖捏了个简单的剑诀:“青云敛气术。” 四十六处联动窍穴的灵气瞬间收敛,周身的淡青光晕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呼吸都变得与常人无异 —— 这是他昨日从雷纹符篆中悟到的青云剑宗基础绝学,虽只需联动十处窍穴,却需极高的灵气掌控力,普通修士需反复练习十日才能掌握,他凭借《万窍归神诀》对灵气的精准调控,只练了半个时辰就运用自如。“我们寅时出发,那时是雷卫换班的间隙,警惕性最低。出发前,我再打磨一次‘万剑归宗?剑心刺’,应对突发情况时能更快出手。”
云曦点头,将隐气散分装成三小瓶,递给石凡与苏瑶:“我用剑心窍帮你护法,能帮你感知剑招中的细微缺陷。” 她走到石凡身旁,剑心窍的淡青光轻轻笼罩住他,“你专注于招式,我帮你锁定灵气流转的滞涩点。”
石凡闭上眼,双剑在身前虚握,四十六处联动窍穴的灵气顺着手臂流转,在指尖凝成道细长的剑丝:“万剑归宗?剑心刺!” 剑丝带着淡青色的剑意,在地下室中划出道近乎无形的轨迹,掠过石壁时,只留下道细如发丝的痕迹。他能清晰感觉到,剑丝的凝聚速度比昨日快了近两成,且在 “偏历穴”(第四十七处待突破窍穴)附近,有一道微弱的灵气在同步波动 —— 这是即将突破的征兆,但他没有强行催动,只是反复打磨现有窍穴的联动,确保剑招的稳定性。
“‘温溜穴’的灵气输出稍快,会导致剑丝末端涣散。” 云曦的声音如同清泉,道淡青色的灵气精准注入石凡的 “温溜穴”,“用‘剑水诀’的水系灵气缓冲,让剑丝保持首尾一致的锐利。”
石凡调整灵气节奏,让水系灵气如同薄纱般裹住剑丝:“万剑归宗?剑心刺!” 剑丝的光芒变得更加凝练,掠过石壁时,痕迹变得更深更直,甚至能听到剑丝划破空气的细微锐响。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丝满意 —— 经过打磨,剑心刺的威力提升了近一成,且灵气消耗减少了半成,这种实战化的精进,是普通修士在安稳环境中修炼十日也未必能达到的。
寅时的梆子声从地下室外传来,苏瑶快速收起冰雾预警阵:“该出发了,换班的雷卫已经开始移动,角楼的结界马上就要进入滞涩期。” 她将冰蚕丝缠在腰间,随时准备布控,“我在前面探路,你们跟在我身后三丈,若遇到巡逻队,我会用冰蚕丝发出信号。”
三人依次钻出地下室,融入雷云城的夜色中。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每隔百丈就有座雷纹灯柱,泛着紫金色的光,将地面照得如同白昼。石凡踩着 “御风十三式” 的踏风步,脚步轻得如同落叶,四十六处联动窍穴的灵气在脚下形成道极薄的气膜,避开地面雷纹灯柱投射的光影 —— 这种 “踏影而行” 的技巧,是他结合御风步与敛气术的新领悟,普通修士需四十窍才能勉强做到,他却能以二十八窍完美施展,且不会惊动周围的雷纹感应装置。
走到城主府东北侧的巷口,苏瑶突然停下脚步,冰蚕丝在指尖凝成道冰晶:“角楼的结界开始滞涩了!” 她将冰晶掷向空中,冰雾在巷口弥漫开来,“我用冰雾挡住灯柱的光,你们趁机潜入,我在巷口接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