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凡捧着装有神窍灵髓的玉盒,双剑斜靠在身旁,四十九处联动窍穴的灵气与曲池穴八成五激活的青红色灵气交织,在体内形成道比从黑雷峡谷返回时更凝练的循环 —— 经过第三盒灵髓的滋养,第四十九处窍穴(“温溜穴”)的稳固度已提升至九成三,穴壁上的灵气纹路如同被精心打磨的玉石,玉堂穴的温润气息顺着经脉游走,将灵髓中蕴含的精纯能量逐一转化为适合自身的剑灵气,转化效率比之前又提升了近两成。这种高效的能量转化,是《万窍归神诀》无序特性与灵脉灵气深度结合的成果,普通修士需借助 “转化丹” 才能实现的转化效果,他仅凭自身功法就能轻松达成,且转化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灵气杂质,避免了窍穴被污染的风险。
“极寒境的‘寒雷属性’与凌霄境的普通雷系不同,它兼具‘冰冻’与‘雷电’双重特性,击中目标后不仅会造成雷系伤害,还会冻结经脉中的灵气流转。” 云曦站在池边的柳树下,手中握着从清玄子处借来的《极寒境修士图鉴》,剑心窍的淡青光与图鉴上的寒雷修士画像产生共鸣,“青霜前辈的残魂记忆里提过,寒雷统领修炼的‘寒雷诀’需联动四十七处窍穴,其核心招式‘寒雷爆’能在十丈范围内形成‘冻雷领域’,进入领域的修士灵气流转速度会降低三成,且体表会凝结薄冰,影响行动。” 她从怀中掏出三枚 “抗寒符”,递给石凡与苏瑶,“这符能抵御寒雷属性的冰冻效果,激活后可在周身形成道淡青色的护罩,降低五成冰冻伤害,药效持续一个时辰,需在进入极寒境前激活。”
苏瑶正坐在池边的蒲团上,整理着前往极寒境的行囊,她将从黑雷峡谷带回的碎雷晶与新采购的 “冰心石” 按比例混合,装入特制的布囊:“极寒境的气温极低,普通的冰蚕丝会因低温变脆,我在蚕丝中混入了‘火纹粉’,能维持蚕丝的柔韧性,同时还能轻微抵消寒雷的冰冻效果。” 她从行囊里取出一个黑色的玉瓶,递给石凡,“这里面是‘融冰丹’,若被寒雷冻结经脉,服用后能在三息内融化冰层,恢复灵气流转 —— 不过这丹有副作用,服用后半个时辰内灵气输出会降低一成,需谨慎使用。”
石凡打开玉盒,将第四盒神窍灵髓倒入掌心,四十九处联动窍穴的灵气顺着指尖流转,在灵髓周围形成道淡青色的 “聚气膜”,避免灵髓能量在吸收前逸散:“青云剑宗的‘灵髓聚气术’,能将灵髓的能量压缩成固态,方便精准注入目标窍穴。” 他将聚气膜包裹的灵髓能量推向第四十九处窍穴,“普通修士需联动四十二处窍穴才能掌握聚气技巧,我用四十九处窍穴联动,能将灵髓的利用率提升至九成八,且注入时的能量误差不超过半成 —— 这对巩固温溜穴的稳固度至关重要。” 这种对灵髓能量的极致掌控,是《万窍归神诀》对灵气精准调控的体现,普通修士需反复练习一百五十次才能掌握的聚气技巧,他仅凭休整的半日功夫,就已能精准控制能量的注入量与速度。
灵髓能量融入温溜穴的刹那,石凡能清晰感觉到,穴壁的厚度再次增加,灵气流转时的滞涩感彻底消失,甚至能主动引导部分灵气向曲池穴流动,辅助提升曲池穴的激活程度 —— 这是《万窍归神诀》无序特性的隐性优势,普通修士需完全巩固当前窍穴后,才能辅助其他窍穴,他却能凭借窍穴间的无序联动,实现同步提升,且效率比普通方式高出三成。
“你的温溜穴已接近完全巩固,现在可以尝试将‘寒雷抗性’融入双属性剑招。” 云曦走到石凡身旁,手中握着一枚从极寒境带回的 “寒雷晶”,“这晶蕴含着微弱的寒雷属性,你可将其灵气引入双属性剑招,让剑招具备‘抗寒雷’的特性 —— 虽然无法完全抵消寒雷伤害,但至少能降低两成冰冻效果,为后续应对寒雷统领的冻雷领域做准备。” 她将寒雷晶放在石凡的掌心,“引入时需控制寒雷灵气的比例,不超过剑招总能量的一成,否则会导致剑招属性冲突。”
石凡握住寒雷晶,四十九处联动窍穴的灵气顺着掌心注入,将晶体内的寒雷灵气缓慢抽出,与自身的双属性灵气融合:“御剑术?双属性分剑(抗寒变式)!” 青红色的剑丝在空中分裂成五道,每道剑丝都带着淡淡的白霜,剑丝掠过池面时,水面没有像之前那样泛起电纹,反而凝结出一层极薄的冰层,随后又被剑丝中的雷系灵气融化 —— 这是他首次融合寒雷属性的剑招,普通修士若想以四十九处窍穴施展此招,至少需一个月的适应期,他却凭借《万窍归神诀》的无序优势,仅用半日就已能初步掌控,且剑招的抗寒雷效果比预期强一成。
“剑丝中的寒雷灵气分布不均,靠近剑丝末端的白霜过厚,影响了雷系灵气的输出。” 云曦指着剑丝的薄弱处,“你看这里,寒雷灵气与剑雷双属性的融合界面出现了细微的断层,需用曲池穴的灵气作为‘过渡剂’,让三种属性在剑丝全长均匀分布 —— 这样既能保证抗寒效果,又不会削弱剑招的破防力。” 她从怀中掏出枚 “融属性珠”,递给石凡,“这珠能增强不同属性间的融合度,融入剑招时捏碎珠子,可暂时消除属性断层,为你调整融合比例争取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