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拳劲在雾中炸开的瞬间,石凡的天目穴已捕捉到四道拳劲的细微差异 —— 为首修士的拳劲最凝实,显然是雷属性灵气运转的核心;左侧修士的拳劲带着一丝滞涩,“腕窍” 联动略有瑕疵;右侧两人的拳劲则偏向扩散,更擅长封锁而非攻坚。这细微的破绽,在《万窍归神诀》的无序感知中被无限放大,成为他破局的关键。
“流云步?雾隐变!” 石凡低喝一声,调动 “足窍”“膝窍” 与 “脊窍” 的灵气,在雷域中踏出一道扭曲的轨迹。与之前不同,这次他融入了雾影豹的隐匿技巧,让身形在雷光闪烁间忽明忽暗,既避开拳劲的正面冲击,又借助雾色掩盖下一步动向。同时,左手剑划出一道淡青色弧线,剑气贴着地面流转,精准斩向左侧修士的脚踝 —— 那里正是 “足窍” 联动的薄弱点,一旦被击中,雷域的封锁便会出现缺口。
“哼,雕虫小技!” 左侧修士察觉危机,慌忙调动 “膝窍” 灵气,身形急退,同时右腿横扫,试图用雷属性灵气震开剑气。但他没想到,石凡的剑气中藏着雾属性灵气的韧性,剑刃擦着他的裤腿划过,虽未造成重伤,却将一缕淡紫色灵气附着在他的 “足窍” 上,如同跗骨之蛆般干扰灵气运转。
这正是石凡这些日子打磨招式的成果 —— 将青云剑宗 “流云一剑” 的灵动、云家剑法 “云流剑” 的黏滞,与雾属性灵气的隐蔽结合,创造出 “云雾缠丝剑”。这一招无需联动过多窍穴,只需 “指窍”“腕窍” 与 “鼻窍” 三穴配合,却能通过灵气附着,持续干扰敌人的窍穴联动,为后续攻击铺垫。
为首的张氏修士见同伴受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突然改变策略,双手结印:“雷阵?囚笼!” 他调动 “心窍”“胸窍” 与 “肩窍” 的灵气,与另外两名修士形成共鸣,四道雷光拳劲瞬间汇聚,在石凡周围织成一道半丈高的雷网,雷网中电流交织,发出 “滋滋” 的声响,试图将他困在其中。这阵法需四人联动三十一处共用窍穴,比黑风阵更具束缚力,一旦被困,后续的雷光攻击便会如同暴雨般落下。
石凡感受到雷网带来的压迫感,体表的汗毛因电流刺激而竖起。但他并未慌乱,反而将右手剑插入地面,调动 “手窍”“肘窍” 与 “腰窍” 的灵气,施展青云剑宗的 “磐石劲?地脉承”。这是他从《青云炼体诀》中领悟的防御变式,借助地面的土属性灵气,在体内形成一道缓冲层,同时将识海的淡金色阵纹力量注入剑身,让剑刃与地面产生共鸣。
“嗡 ——” 剑刃与青石板接触的瞬间,一道淡金色的波纹扩散开来,波纹所过之处,雷网的电流竟出现短暂的停滞。这正是《万窍归神诀》的隐秘优势 —— 阵纹力量能短暂干扰其他属性灵气的运转,尤其是对雷属性这种狂暴的灵气,克制效果更为明显。石凡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双脚猛地蹬地,身形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雷网最薄弱的右侧冲去。
右侧修士见石凡突围,慌忙催动 “拳窍” 灵气,一道雷光拳劲朝着他的后心轰去。石凡早有预判,左手剑反手一挑,“云雾缠丝剑” 再次施展,淡紫色的雾属性灵气缠绕在剑刃上,精准击中拳劲的侧面。“噗” 的一声,拳劲被剑气引偏,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击中旁边的紫晶草,草叶瞬间被电流灼成焦黑。
“住手!” 石凡见紫晶草受损,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些紫晶草不仅是炼制灵脉液的关键,更是迷雾谷生态的一部分,张氏修士为了取胜,竟不惜破坏灵草,这份贪婪与狠辣,让他想起当年云家遭难时的场景。他深吸一口气,五十处窍穴同时运转,五色灵气在双剑上交织,淡金色的阵纹力量愈发凝实 —— 他决定不再保留,动用真正的实力。
“御剑术?三叠归流!” 石凡双剑交叉,调动 “心窍”“剑窍”“脊窍” 与 “喉窍” 四穴灵气,将 “流云三叠刺” 的三道剑气与 “云雾缠丝剑” 的附着效果结合,形成一道三色交织的复合剑气。这一招联动了四十六处窍穴,是他目前能掌控的最强攻击手段,剑气中不仅蕴含着穿透性,还带着持续的灵气干扰效果,专门针对张氏修士的雷阵。
“轰!” 复合剑气与雷网碰撞,淡金色的阵纹力量瞬间撕裂雷网的电流,淡青色与淡紫色的灵气则如同潮水般,朝着四名张氏修士席卷而去。为首的修士猝不及防,被剑气正面击中,胸前的衣袍瞬间被撕裂,露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雷属性灵气在伤口处紊乱地逸散,“心窍” 联动出现明显滞涩。另外三名修士也被剑气的余波震退,其中左侧那名被 “云雾缠丝剑” 附着的修士,“足窍” 灵气彻底溃散,踉跄着摔倒在地。
“不可能!你明明只开启五十处窍穴,怎么可能有如此强的战力?” 为首的修士捂着伤口,眼中满是惊骇与不甘。在他的认知中,窍穴数量决定实力上限,五十窍修士绝不可能突破五十一窍修士的联手围攻,更别提破了他们的雷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