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麒面色一沉:“带我去看看。”
来到左翼防线,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悸。一个年轻道士双目赤红,手中长剑胡乱挥舞,口中发出不似人声的咆哮。三个道士围着他,试图制服却又投鼠忌器。
“明心师弟,醒醒啊!”一个年长些的道士痛心疾呼,“我们是你的师兄啊!”
但那入魔的道士毫无反应,反而攻击得更加疯狂。
乾麒仔细观察,发现那入魔道士周身缭绕着淡淡的黑气,显然是吸收了过多黯蚀气息的结果。
“让开。”乾麒沉声道。
众人闻声让出一条路。乾麒踏步上前,面对那入魔道士。
“还请佛陀小心,明心师弟他已经...”年长道士提醒道。
话未说完,入魔道士已经嘶吼着扑向乾麒,长剑直刺心口!
乾麒不闪不避,直到剑尖及体的刹那,才突然张口:
“吒!”
一声轻喝,却如春雷乍响,蕴含着奇特的力量。那不是普通的音波攻击,而是融合了雷霆之威与某种净化之力的神通。
入魔道士如遭重击,动作戛然而止,眼中的赤红迅速褪去,周身的黑气也消散大半。他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手中的剑,最后目光落在乾麒身上。
“我...我怎么了?”他虚弱地问,随即身体一软,昏倒在地。
年长道士急忙上前检查,惊喜道:“明心师弟的神智恢复了!只是灵力透支,休养几日便好。”
众人闻言,都松了口气,同时用敬畏的目光看向乾麒。
敢问佛陀,刚才那是...”年长道士好奇地问。
乾麒微微摇头:“一时灵感,尚未完善。”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这一声轻喝蕴含着他多日来的思考和尝试。
作为天衍宗重点培养的弟子,乾麒主修的是《九霄御雷真经》,一身雷法修为在同辈中罕有匹敌。然而在对抗黯蚀生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单纯的雷法虽然威力巨大,却难以净化那些无形的黯蚀气息。这些气息会不断积累,最终侵蚀修士的心神。
三日前,他在战斗中意外救下一位佛门弟子。那弟子重伤垂危,临终前将一枚玉简交给乾麒,说其中记载着某座古寺的净化法门,或许对对抗黯蚀有帮助。
乾麒原本并不以为意,因为佛道修行体系迥异,很难兼修。但在阅读玉简后,他惊讶地发现,其中记载的“净心梵唱”虽然与道门功法根基不同,但在净化邪祟、稳定心神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产生:能否将雷法与佛光结合,创出一门既能涤荡邪祟又能稳固心神的神通?
三天来,他一边战斗一边推演,已经有了初步思路。刚才那声轻喝,正是他第一次尝试将两者融合。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佛陀,若是您这门神通能够推广,前线将士受黯蚀侵蚀的情况将大大改善啊!”年长道士激动地说。
乾麒沉吟片刻:“尚需完善。你们守好防线,我回去再推演一番。”
回到临时洞府,乾麒闭目凝神,开始仔细推演刚才的灵感。
雷法至阳至刚,破邪显正,但过于暴烈,难以细微控制;佛光温和包容,净化人心,但缺乏雷霆的决断力。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
乾麒回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雷音”的概念——不是说雷声如音,而是说雷声本身就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音”,能够震动万物,涤荡尘埃。
而佛门中也有“梵音”之说,认为特定的音律能够沟通天地,净化心灵。
若是以雷声为基,融入佛光净化之意,创造出一种“净世雷音”...
乾麒越想越觉得可行。他开始调动体内雷霆之力,同时观想那玉简中记载的佛光普照之象。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雷霆之力狂暴难驯,佛光意境平和宁静,两者几乎是水火不容。乾麒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差点导致灵力反噬。
但他没有放弃。在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不以自身同时驾驭两种力量,而是以雷霆为载体,将佛光意境“注入”雷声之中。
“雷为形,佛为意;雷破邪障,佛净心尘。”乾麒喃喃自语,眼中越来越亮。
他再次尝试,这次不再强行融合两种力量,而是以雷法为基础,将那一丝佛光意境如同烙印般刻入雷声的本质中。
“轰——”
一声低沉的雷鸣从乾麒体内传出,不同于寻常雷法的暴烈,这声雷鸣中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听到的人无不感到心神一震,仿佛被某种温暖的力量洗涤了灵魂。
成功了!
乾麒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完善这门神通。他发现,这“净世雷音”不仅能够净化黯蚀气息,对低阶黯蚀生物也有奇效——它们的形态在雷音中会变得不稳定,甚至直接消散!
“所有小队队长,立即来指挥部集合!”乾麒通过传讯符发出命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