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过市场测试,”顾砚深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一组数据,“这是我们在米兰三家买手店做的调研,有72%的消费者表示,更喜欢苏绣这种‘有手工温度’的工艺,觉得比机绣更有质感。而且,现在欧洲时尚圈都在追求‘独特性’,苏绣正好能让贵品牌的产品区别于其他轻奢品牌,形成差异化优势。”
马可·罗西沉默着翻看着数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接起电话后,脸色渐渐变得严肃。挂了电话,他看向苏晚星和顾砚深:“刚才‘风尚快消’的人联系我们,说愿意免费为我们提供‘机绣服务’,还说你们的苏绣是‘劣质工艺’,劝我们不要和你们合作。”
苏晚星心中一紧,刚想开口,马可·罗西却笑了:“不过,我已经拒绝了。因为我刚才看了你们的样品,又对比了‘风尚快消’的机绣产品,差距太明显了。他们的机绣图案僵硬,颜色也很死板,根本没有手工工艺的灵气。”
他站起身,走到样品前,仔细看着竹叶的纹路:“其实,我之前反对,是担心你们的工艺不稳定,毕竟手工制作很难保证每件产品都一样。但现在看来,你们的绣娘水平很专业,而且有完整的质检流程,这让我很放心。这样吧,我同意让你们的苏绣单品出现在我们的秋冬系列发布会上,不过,我需要你们派两位绣娘来我们的工坊,指导我们的设计师如何更好地结合苏绣元素。”
苏晚星和顾砚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没问题,”苏晚星立刻答应,“我们可以派最资深的绣娘过来,不仅能指导设计,还能现场展示苏绣针法,让贵品牌的团队更了解这种工艺。”
离开“Brunello Cucinelli”总部时,阳光正好透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温暖的光斑。顾砚深握住苏晚星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温度:“看来,我们又突破了一个困境。接下来,就等着时装秀了。”
“还有‘巴黎春天’的特展,”苏晚星补充道,“刚才沈玥发消息说,卢卡工坊的检测报告出来了,我们的绣线确实是顶级真丝,比‘风尚快消’用的化纤线好太多。她已经把报告发到社交媒体上,现在评论区已经开始反转,很多人都在指责‘风尚快消’造谣。”
顾砚深拿出手机,点开社交媒体,果然看到#苏绣工艺真相#的话题已经登上了米兰本地热搜。卢卡工坊发布的视频里,绣娘正用放大镜展示苏绣的针脚,每厘米12针的密度清晰可见,旁边还放着“风尚快消”的机绣产品,针脚稀疏且不均匀。下面的评论里,有人晒出自己购买的苏绣单品,说“穿了三个月,绣面还是很平整,比机绣耐用太多”,还有人@“风尚快消”,要求他们道歉。
“看来,真相总会被认可的,”顾砚深笑着说,“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风尚快消’肯定还会搞小动作。接下来几天,我们要盯紧时装秀的筹备和特展的布置,不能出任何差错。”
接下来的三天,苏晚星和顾砚深几乎连轴转。白天,他们在安娜的工作室和“巴黎春天”百货之间奔波,确认秀场的灯光、音乐和展品的摆放位置;晚上,还要和绣娘沟通秀场上的刺绣流程,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时装秀前一天,苏晚星正在秀场后台整理苏绣样品,突然接到沈玥的电话,声音带着急色:“晚星姐,不好了,‘风尚快消’的人刚才联系了我们的绣娘,说愿意出三倍工资挖她们去做‘技术指导’,有两位绣娘已经动摇了,说想考虑一下。”
苏晚星的心跳瞬间加快,秀场上有三个环节需要绣娘现场展示,如果绣娘临时退出,整个流程都会被打乱。“我现在就去绣娘住的酒店,”她挂了电话,拿起包就往外跑,“顾砚深,你留在这里确认灯光,我去处理绣娘的事。”
顾砚深点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立刻拿起对讲机,联系灯光团队:“刚才确认的第三排灯光再调亮一点,要确保能清晰拍到绣娘的手部动作。另外,备用绣线都放在后台的储物柜里了吗?一定要检查清楚,不能少任何一个颜色。”
苏晚星赶到酒店时,两位绣娘正坐在大堂的沙发上,面前放着“风尚快消”送来的合同。看到苏晚星进来,她们有些尴尬地收起合同,低下头不敢看她。
“王姐,李姐,”苏晚星在她们对面坐下,语气平静,“我知道‘风尚快消’给的条件很诱人,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突然要挖你们?他们根本不是想做苏绣,只是想在时装秀前搞破坏,让我们出丑。”
王姐抬起头,眼神有些犹豫:“我们也知道他们没安好心,但家里的孩子要上学,父母也要看病,三倍工资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我理解你们的难处,”苏晚星从包里拿出两份文件,放在她们面前,“这是我们和‘巴黎春天’百货的合作协议,里面写着,只要特展顺利,我们就会在米兰设立苏绣工坊,到时候会聘请你们做技术总监,工资是现在的两倍,还会为你们的家人办理米兰的居住手续,让孩子能在这里上学。另外,卢卡先生已经答应,会为你们提供免费的意大利语培训,方便你们在这里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