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巢通道内,死寂与混乱交织。曾经浓郁得化不开、如同活物般蠕动的魔气,此刻失去了蚀魂魔眼这个核心源头的支撑,如同被抽去了脊梁的软体动物,变得稀薄、涣散,不再具有那种主动侵蚀、污染的特性,只是如同无主的尘埃般,在破损的通道中缓缓飘荡、沉降。空气中那令人心烦意乱的疯狂低语与精神污染也大幅减弱,只剩下一种劫后余生的空洞与死寂,以及浓郁不散的血腥味与能量湮灭后的焦糊气息。
林尘拄着陨星剑,每一步踏出,都显得沉稳而略显沉重。脚下原本那粘稠软腻、仿佛生物内脏壁的“地面”,此刻魔性消退,逐渐显露出其下冰冷坚硬、布满划痕与腐蚀坑洼的金属或某种未知的岩石本质。脚步声在空旷死寂的通道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敲打着这片刚刚经历浩劫的土地。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这是神识与灵力双重透支,以及硬抗魔眼攻击、强行突破境界后留下的严重亏空。青袍之上,破损处多达十余处,沾染着已经凝固发黑的自身血迹、魔孽湮灭后的灰烬、以及魔气侵蚀留下的污渍,显得狼狈不堪。周身气息也刻意收敛到了极致,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微弱而摇曳。
然而,若是有感知敏锐之辈在此,便能察觉到,在这看似虚弱的外表之下,潜藏着一股如同休眠火山般的内敛力量。尤其是他那双深邃如同古井的眼眸,深处已然重新点燃了灵性的火焰,那火焰不再仅仅是筑基期的锐利与执着,而是多了一种历经生死、看透虚妄后的沉静,以及一种属于更高生命层次的、自然而然的威严。那是金丹修士独有的神韵。
体内,《混沌吞天诀》正以远比平时缓慢、却异常坚定沉稳的节奏运转着。它不再像之前战斗中那般狂暴鲸吞,而是化作了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极其精细地引导着那几颗极品灵丹散发出的磅礴药力。药力如同甘霖,流淌过如同久旱河床般干涸撕裂的经脉,滋养着因过度负荷而出现细微裂纹的丹田壁垒,修复着内腑震荡带来的暗伤,并一丝丝地融入那悬浮在气海中央、缓缓自转的混沌金丹之中。
这颗金丹,约莫龙眼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混沌色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仿佛在灰蒙与暗金之间流转。金丹表面,左边是混沌气流萦绕,演化着地火水风生灭的模糊景象;右边则烙印着周天星辰轨迹,点点星辉明灭不定。它虽然因初成和透支而光芒略显黯淡,但其本质却沉重无比,内里蕴含着远超寻常金丹初期的磅礴灵力,以及一丝融合了混沌与星辰的独特道韵。
林尘能清晰地“内视”到,那颗奉献了绝大部分本源的星核残片,此刻已经彻底与他融合,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化为了混沌金丹最核心处一点永恒不灭的星辰源点,如同金丹的“星核”,持续散发着微弱却精纯无比的星辰之力,与混沌灵力水乳交融,成为他未来星辰之道永不枯竭的源泉与灯塔。
虽然境界暂时稳固在了金丹中期,但他心知肚明,这次突破是在何等极端压迫下的产物,根基难免有些虚浮。那强行施展“混沌开天”剑招对金丹本源和神魂的透支,更是留下了难以短时间内愈合的暗伤。没有数月乃至数年的精心调养和闭关巩固,很难恢复到真正的巅峰状态,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道途。眼下,不过是凭借极品灵丹和功法的神异,暂时压制住了伤势与隐患而已。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调息,修复着体内的创伤,一边将刚刚蜕变、范围扩大了十数倍不止的神识,如同最精细的蛛网般,谨慎地向着四周蔓延开去。虽然神识因透支而剧痛,探查范围和质量都大打折扣,但覆盖这通道及其周边区域已然足够。
通道内,依旧残留着零星的魔孽。它们形态各异,但大多失去了之前那种有组织的疯狂,如同失去了蜂后的工蜂,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有的在漫无目的地游荡,猩红的眼中只剩下空洞与茫然;有的则因残存的暴虐本能,开始相互厮杀、吞噬,发出令人牙酸的撕扯声;更有一些蜷缩在角落,身体不断抽搐,仿佛在承受着某种痛苦。对于收敛了所有气息、如同融入环境背景般的林尘,这些低阶魔孽大多视若无睹。偶尔有几只被生人气息吸引,嘶吼着扑上来,也被林尘头也不回,只是随手屈指一弹,一道凝练至极、灰蒙蒙中带着一点星芒的混沌指剑便激射而出,精准地没入其核心。魔孽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瞬间瓦解,化为精纯的魔气粒子,随即被林尘周身无形的混沌力场悄然吸收、分解,化为一丝微不可察的补益。
来时步步惊心,如履薄冰,需要借助地形,隐匿气息,躲避巡逻。归途,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并非源于环境的改变,而是源于力量带来的绝对自信与从容。金丹期,与筑基期,乃是生命层次上真正的分水岭,是云泥之别!不仅是灵力量与质的十倍、数十倍飞跃,更是对天地灵气感应的敏锐度、对自身力量掌控的精密度、以及对冥冥中大道法则那一丝模糊感应的全面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