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峰洞府深处,凌皓的身影再次被无数悬浮的灵材、闪烁的符文以及流淌的星辰光焰所笼罩。
与之前大规模炼制消耗品不同,此次他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面前那几样得自深澜水府的珍贵之物上。
半枚古朴残缺的玉简,以及数块散发着奇异时空波动、材质非金非玉、闪烁着幽邃光泽的核心材料。
“避墟珠”残图与核心材料。
凌皓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炼制真正的“避墟珠”,乃上古大能手段,所需材料许多早已绝迹,炼制法门也失传已久,以他目前之能,根本无法完成。
但他的目的,也并非完美复刻。
他需要的是,凭借这残图与核心材料,结合自身已达宗师之境的炼器与阵法造诣,炼制出一枚功能简化、却足以支撑他短暂潜入归墟之眼核心区域的——“仿·避墟珠”!
这其中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炼制一件真正的顶级法宝。
甚至更为棘手。
因为他没有完整的图纸,没有确定的配方,一切都需要基于那半枚残玉简上的只言片语和符文片段,以及自身对归墟环境、时空法则的理解,去推演、去补全、去创造!
他首先将心神彻底沉入那半枚玉简之中。
残破的玉简内,信息支离破碎,许多关键部位都已缺失,留下的符文也大多晦涩难懂,充满了上古时期的简约与蛮荒气息,与现今的炼器体系迥异。
凌皓并不气馁。
“万法顿悟”状态开启,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梭子,穿梭于那些残缺的符文与信息之间,试图捕捉其内在的逻辑与法则韵味。
他并未试图完全理解上古炼器法的全部奥义,而是专注于一点——这些符文、这些结构,是如何与归墟之地的特殊环境产生互动,从而达成“规避”效果的?
同时,他拿起那几块核心材料,指尖星辰之力流转,细细感知着它们的每一分特性。
它们的能量共鸣频率、对空间波动的亲和度、对时间涟漪的奇异抗性……
无数的数据、无数的可能性在他识海中疯狂涌现、碰撞、重组。
一个个虚拟的炼制方案被构建出来,又因为与残图记载冲突、或与材料特性不符、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被迅速推翻。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凌皓的额头再次布满细密的汗珠,脸色因心神的剧烈消耗而显得苍白。
但他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渐渐地,那残缺的上古智慧,与他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星辰法则和空间法则的深刻理解,开始产生奇妙的交融。
他不再拘泥于玉简的残缺,而是开始以自身的“道”为骨,以残图为参考,以核心材料为基,重新构架一枚的全新“避墟珠”!
他双手缓缓抬起。
星辰琉璃盏自他丹田飞出,悬浮于炼器炉之上,盏内星云流转,垂落下道道精纯至极的星辰之火,取代了传统的婴火或地火。
这种星辰之火,更为纯净,也更易与那些蕴含时空波动的核心材料产生共鸣。
第一块核心材料被投入炉中。
在星辰之火的灼烧下,它并未熔化,而是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无比的、如同活物般游动的时空纹路。
凌皓十指如飞,一道道由星辰之力凝聚而成的炼制法诀打入其中,并非强行塑形,而是如同引导般,让那些时空纹路按照他推演出的全新轨迹排列、固化。
这个过程需要极致精准的控制力,任何一丝差错,都可能破坏材料本身的奇异特性,导致前功尽弃。
凌皓全神贯注,心神与星辰琉璃盏、与炼器炉、与那材料完全融为一体。
他的动作充满了一种玄奥的美感,仿佛不是在炼器,而是在描绘一道道宇宙法则。
接着是第二块、第三块材料……
每一种材料的处理方式都截然不同,有的需要以空间之力小心剥离外层,有的需要以时间韵律进行唤醒,有的则需要以星辰之火进行特殊的“淬炼”。
凌皓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工匠,将每一种材料的特性都发挥到了极致。
随着处理的材料越来越多,炼器炉中,一枚鸽卵大小、表面极其不规则、闪烁着迷蒙灰光、不断有细微时空波纹荡漾开的珠子雏形,渐渐凝聚。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
需要将推演出的、全新的“避墟”法则符文,镌刻入这珠子雏形的核心之中。
凌皓屏住呼吸,指尖逼出一滴蕴含着自身本源星辰之力与空间感悟的精血,混合着神识,开始在那不规则的珠子上细细勾勒。
每一个符文都复杂无比,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将空间、时间、乃至一丝星辰定位的法则完美融合。
他的指尖稳定得可怕,眼神锐利如鹰隼。
神识之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袍,但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变形,依旧精准、稳定、流畅。
终于,当最后一个复合符文落下,完美地与其他符文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虽然残缺、却内在自洽的全新法则结构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