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皓自那法则扭曲、能量狂暴的“天穹之巅”悄然退却,其身形于无尽虚空中微微一顿,仿佛一颗短暂悬停的孤星,旋即毫不犹豫地调转方向,朝着与清轻之气上升截然相反、宇宙浊秽沉降的终极归宿——“九幽之底”疾遁而去。
“天穹之巅”搜寻未果,虽在意料之中,却依旧带来一股沉重的失望,时间于此此刻显得愈发珍贵与残酷,祖根被污染的速度不会因他的无功而返而有丝毫减缓。
“九幽之底”,此名号于古老卷轴中亦属禁忌之词,代表着宇宙至暗至浊之所在,乃一切污秽、沉重、负面之气与法则碎片的最终沉积之地,其凶险诡异,较之“天穹之巅”犹有过之。
其行进度,明显较之前往天穹时更为缓慢与艰难。
越靠近那片传说中的区域,宇宙法则便呈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与“粘稠”感。
空间仿佛被无形巨力压缩了千万倍,变得致密无比,每前进一寸都需要耗费巨力去排开那凝实如铅汞的虚空阻力。
更可怕的是那无处不在的、恐怖到极致的引力场,其并非源自某个具体星辰或黑洞,而是弥漫于整片区域的法则特性,仿佛有无数只无形巨手从四面八方撕扯着他的道躯与神魂,欲将其压扁、揉碎、彻底拉入永恒的沉沦。
寻常修士,乃至等闲仙器,于此等环境下,恐不及深入便会自行崩解,化为这无尽浊浪的一部分。
凌皓周身混沌光芒流转,化神道体被催发至极致,肌肤之下仿佛有亿万微缩星辰生灭,硬生生抗住这足以碾碎星辰的恐怖压力,但其速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影响。
光线于此地变得极其稀薄且扭曲,目之所及,是一片近乎绝对的、能吞噬一切光亮的深邃黑暗。
这黑暗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粘稠的墨色海洋,缓缓涌动,卷起无声却足以湮灭神魂的恐怖浪潮。
神识于此地探出,亦受到极大压制与扭曲,如同坠入万丈泥潭,探察范围急剧缩小,且反馈回来的信息多是破碎、混乱、充满负面情绪的碎片,甚至夹杂着某些古老纪元沉沦于此的残念嘶嚎,极易引人迷失。
他不得不将神识收束于周身极近范围,更多依靠对能量流动与法则细微变化的直觉去感知前路。
浊浪翻涌之间,隐藏着更多无法言喻的诡异与危险。
有完全由负面情绪与腐朽法则凝聚而成的“怨憎孽物”,其形不定,时而化作狰狞鬼面,时而变为扭曲触手,悄无声息地扑来,专噬生灵精气神,悍不畏死。
有沉沦于此不知多少万年的古老魔神残骸,虽已失去大部分灵智,其残存的本能依旧恐怖,感应到生人气息,便会驱动那庞大腐朽的躯壳,发起毁灭性的攻击。
更有诸多天然形成的绝险禁地,如“法则漩涡”,能将万物拖入其中研磨分解;“寂灭之眼”,散发出的消亡气息足以让化神道基都为之动摇;“万载沉渊”,一旦落入,时空凝固,永世难出。
凌皓于此间前行,可谓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其手段尽出,时而以精妙身法穿梭于能量乱流的缝隙,时而催动寂灭道痕之力,强行湮灭扑来的孽物,时而引动始源之气,短暂开辟出一小片稳定区域稍作喘息。
消耗之大,远超“天穹之巅”。
但他心神依旧高度集中,那“万法顿悟”的状态未曾松懈,于这极致的污浊与沉重中,细细感应着那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一丝不谐。
根据古老推测,太初分化,清浊分离,然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至浊之地,或有一线至清之气未能尽升,伴随浊气沉淀,于这九幽最深处,或有一丝微弱残留。
此乃理论上的可能,比于“天穹之巅”寻找更加渺茫。
他深入,不断深入,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四周的黑暗越来越浓,仿佛要将他彻底吞噬。
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强,甚至开始出现一些能够一定程度上干扰、同化他神识探测的诡异存在,令其搜寻难度倍增。
时间于此地似乎也失去了准确的意义,或许只过了片刻,或许已过了数日。
凌皓的道躯已出现细微的损伤,神魂因持续的高强度推演与抵抗而传来阵阵疲惫之感。
然而,他依旧未能感应到任何一丝符合“先天清灵之气”特质的波动。
唯有无穷无尽的浊浪,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沉重得令人绝望的压力。
希望,如同黑暗中一丝即将彻底熄灭的火星,微弱得几乎不存在。
但他仍未放弃,依旧执拗地、一寸寸地搜寻着这片死亡的深渊,以其绝强的意志与修为,对抗着整个世界的沉沦之力。
于九幽深潜,在浊浪中寻觅那一线几乎不可能的微光。
孤影独行,其坚持本身,便已是一种奇迹。
喜欢满级悟性:我在修仙界卷哭天才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满级悟性:我在修仙界卷哭天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