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与苏晚晴的通话,狭小的阁楼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苏明激动地捶了一下床板,陈远也咧开嘴,露出难得的灿烂笑容。连日来的提心吊胆、奔波劳碌,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如释重负的喜悦。
“成了!真的成了!”苏明声音发颤,“货安全到了!晚晴说款式新,肯定好卖!”
陈远重重点头,用力拍了拍林凡的肩膀:“林子,还是你稳得住!要不是你坚持找苏伯伯,又果断换了地方,咱们这次真就栽了!”
林凡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但眼神很快恢复了冷静。他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兄弟们,先别高兴太早。货安全到江州,只是第一步,是保住了咱们的本钱。接下来,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走到那张旧书桌前,摊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几天在广州市场收集到的信息:服装款式、价格区间、热门磁带、潜在供货商……“晚晴那边,我让她先试水,看看市场反应。我们这边,也不能闲着。这三天,我们摸到了一些门路,但还不够深,不够细。”
他看向苏明:“苏大哥,你这两天在音像城,有没有发现除了那些大路货,还有什么特别一点的磁带?比如,音质特别好的,或者歌曲比较偏门但好听的?”
苏明立刻来了精神,翻出自己的小本子:“有!我发现有几个摊位,卖的磁带包装比较简陋,但摊主说是用‘原版母带’翻录的,音质比普通盗版带好很多,价格也贵一点,要三块五一盘。还有,有些香港过来的‘演唱会现场版’或者‘电台禁播歌’,虽然杂音大,但内容稀罕,也有人买。”
“好!这就是信息差!”林凡眼睛一亮,“音质好的,可以做成我们的‘精品系列’;内容稀罕的,可以作为‘特色商品’,满足一些追求新奇的顾客。这些,都是我们和江州本地摊贩拉开差距的关键!”
他又问陈远:“陈大哥,你跟我跑仓库区和货运场,有没有注意到,除了老张那种私人货栈,还有没有更正规一点的托运渠道?比如,挂靠在某个单位下面的运输队?”
陈远回忆了一下:“有倒是有。我在火车站东边那个货运场,看到有几辆卡车,车门上喷着‘市二轻局供销社运输队’的字样,看起来挺正规。但门口有门卫,不像私人货栈随便进。估计得有关系才能搭上线。”
“正规渠道虽然门槛高,但长远看更安全可靠。”林凡记下这个信息,“等我们生意做大了,资金充裕了,必须想办法打通这种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运输线。这是后话,但目标要明确。”
分析完现状,林凡开始部署下一步行动:“现在,我们手头还剩大概三百块钱。这笔钱,不能乱花。我的想法是,分成三部分用。”
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拿出一百五十块,作为‘精准采购’资金。苏大哥,你负责,按照你笔记本上记的‘精品’和‘特色’磁带清单,再去音像城,每样精选三五盘,总共进个三四十盘。不要多,要精!我们要带回去的,是江州没有的‘尖货’!”
“第二,拿出一百块,我和陈大哥负责,去高第街和西湖路,不买成衣,而是找那些卖布料的摊位,或者有裁剪师傅的小作坊,买几种最新花色的‘的确良’布料,每样买个七八米。再买点新式的纽扣、拉链、花边这些辅料。”
苏明有些不解:“林子,买布料干嘛?咱们又不会做衣服。”
林凡笑了笑:“我们不会,但我妈和孙姨会啊!江州现在的服装,款式更新慢。我们带最新面料和辅料回去,让我妈她们照着广州最新的样子仿做,成本比直接买成衣低,样子却可以是最新的!这叫‘半成品’战略,既能控制成本,又能领先市场!”
苏明和陈远恍然大悟,连连称妙。
“第三,剩下的五十块钱,作为我们的‘机动资金’和‘关系维护费’。”林凡压低声音,“我们要再去拜访一次刘建军。”
“还找他?”陈远皱起眉头,“上次要不是他介绍那个不靠谱的老张……”
“此一时彼一时。”林凡眼神深邃,“上次我们是求他办事,姿态低。这次,我们是‘回访’,带着谢意,也带着‘成果’去。货安全到了,说明他这条线,至少没完全断。我们要巩固这条线,哪怕只是维持个面子情分。下次来,说不定还能用上。五十块钱,买点水果、好烟,不算多,但是个心意。关键是,要通过他,了解一下老张那边的后续反应,摸摸底。”
陈远和苏明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在广州,多一条线,多一分保障。
计划定下,三人立刻分头行动。
接下来的两天,三人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效运转。
苏明再次泡在音像城,凭借这几天混出的“脸熟”,和几个相对实在的摊主讨价还价,精心挑选了三十多盘音质上乘或内容独特的磁带,小心翼翼地带回阁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