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办事处的灯光,彻夜未明。送走苏明和陈远后,林凡和苏晚晴并没有休息。桌上摊开着广州带回来的小家电样品、代理协议、客户意向书,以及苏晚晴这几天整理的省城小家电市场调研报告。空气里还残留着庆祝时淡淡的酒气,但更多的是一种大战落定、新程将启的振奋与凝重。
林凡给苏晚晴倒了杯热茶,自己则点燃了一支烟——他很少抽烟,只有在极度需要思考时才会破例。烟雾袅袅中,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一切,最终落在苏晚晴略显疲惫却目光湛然的脸上。
“晚晴,”他开口,声音因熬夜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小家电的业务,算是初步打开了局面。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苏晚晴捧着温热的茶杯,点了点头。她明白林凡的意思。小家电利润虽不错,但终究是贸易,受制于人。赵国华这次虽然暂时受挫,但他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谁也不知道他下次会从哪里出招。仅仅依靠倒买倒卖,根基太不牢固。
“我们在广州,看到那些现代化的工厂,看到品牌的力量。”林凡的眼神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夜幕,看到南国那片沸腾的土地,“一个‘三角牌’、‘钻石牌’,为什么能卖上价?因为人家有厂子,有技术,有标准!我们卖得再多,也是为别人做嫁衣。要想真正立得住,不受制于人,必须有自己的生产,自己的品牌!”
“自己的工厂?”苏晚晴的心猛地一跳。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开工厂,需要场地、设备、工人、技术、管理……投入巨大,风险更是难以估量。这和他们之前做的批发零售,完全是两个概念。
“对!自己的工厂!”林凡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语气斩钉截铁,“贸易是流通,是‘术’;实业是根基,是‘道’!只有把根基打牢,才能不怕风雨。这次和赵国华斗,看起来是我们赢了,但赢得很险!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命脉——货源,捏在别人手里!周明这次帮了我们,下次呢?如果有一天,广州的渠道断了,或者代理商提价卡我们脖子,我们怎么办?”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苏晚晴深以为然。这次调包事件,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可是……”苏晚晴仍有顾虑,“开工厂……需要很多钱,很多关系,我们……能行吗?”
“事在人为!”林凡掐灭烟头,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却更显力量,“钱,我们可以攒,可以借!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建立!关键是方向!晚晴,你想想,现在政策越来越活,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要吃饱,要穿暖,还要吃好穿好!这是多大的市场?”
他拿起那款“钻石牌”电风扇:“这样的东西,为什么只能广州、上海造?我们江州有资源,有人力,为什么不能造?还有吃的,穿的!”他又指向苏晚晴正在整理的服装资料,“你看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求款式,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设计,自己生产,打造我们‘新风’自己的服装品牌?”
“服装品牌?”苏晚晴的眼睛亮了一下。她对服装有着天生的喜爱和敏锐度,林凡的话戳中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
“对!服装和食品!”林凡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桌上,“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市场最大的两个领域!我们可以先从这两个行业入手!”
他展开一张白纸,拿起笔,一边画一边说,眼神越来越亮,仿佛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在他笔下徐徐展开:
“我的初步设想是,分两步走:第一步,立足江州,建立我们自己的生产基地。利用我们在江州的人脉和相对低廉的成本,先建一个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现在市面上紧俏的果汁饮料、简易糕点,或者……甚至可以尝试做方便面!这东西在广州那边刚开始流行,绝对是未来的趋势!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佳美’食品厂!”
“佳美……”苏晚晴喃喃念道,名字好听又寓意美好。
“同时,”林凡笔锋一转,“依托我妈和孙姨的手艺,还有我们这段时间积累的服装经验和销售渠道,建一个小型服装厂。不做大路货,就做有设计感的衬衫、连衣裙,主打‘新风’设计,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名字就叫‘安怡’服装厂!‘安逸、舒适’,贴合穿衣的本质需求。”
“安怡……”苏晚晴的心跳加速,林凡的构想让她心潮澎湃。
“第二步,”林凡的目光投向更远方,“等‘佳美’和‘安怡’在江州站稳脚跟,我们就向省城扩张!把省城办事处升级为销售总公司,统管品牌运营和渠道建设。到时候,我们不仅有来自广州的畅销货,更有我们自己生产的‘佳美’食品和‘安怡’服装!三条腿走路,进可攻,退可守!就算哪天一阵风吹来,贸易这条腿暂时瘸了,我们还有实业这两条粗腿站着!”
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远见,描绘的未来令人神往。苏晚晴被彻底感染了,之前的顾虑被巨大的兴奋所取代。她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佳美”的饮料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安怡”的服装穿在了爱美人士的身上,“新风”不仅仅是一个店名,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象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