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章 机床集团的初步接触
晨光透过环球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在吴梦琪的工位上投下细长光斑。她指尖捏着那张印着 “重庆企业采购联盟” 字样的通讯录,目光停在 “重庆机床集团 - 采购部” 那一行,指尖反复摩挲着电话号码末尾的 “8” 字 —— 那是杨老特意用红笔圈出的,说这是采购专员王磊的直线电话,“年轻人好沟通,就是性子有点直”。
吴梦琪深吸一口气,按下拨号键。忙音响到第三声时,听筒里传来略带沙哑的男声:“喂,哪位?”
“您好,王专员,我是鼎盛商贸的吴梦琪,想跟您聊聊贵司员工福利采购的事。” 她刻意放慢语速,让声音里带着重庆姑娘特有的爽朗,“我们最近整合了磁器口、十八梯的老字号商户,做‘重庆老街味道’礼盒,说不定能给贵司员工带来点新鲜体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略显敷衍的回复:“哦,福利采购啊,我们有固定供应商,合作好几年了,暂时不需要新方案。”
“王专员,我知道固定合作有保障,但您看能不能给我三分钟时间?” 吴梦琪赶紧补充,“我们的礼盒里有周叔手工捶的酸辣粉、陈婆婆熬的红糖凉糕,都是老重庆味道,特别适合贵司的老员工 —— 我听说机床厂很多师傅都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匠人,说不定会喜欢这种有情怀的福利。”
这话似乎戳中了什么,王磊的语气缓和了些:“老员工是多,但福利采购有流程,不是我能定的。这样吧,你把资料发我邮箱,我要是有空就看看,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太谢谢您了!” 吴梦琪赶紧报出自己的邮箱,挂了电话后,立刻打开电脑整理资料。她特意从联盟商户档案里调出周叔捶粉的视频片段 —— 画面里老竹槌砸在红薯粉团上,“咚咚” 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力道,还有陈婆婆在凉糕作坊里搅拌红糖浆的特写,蒸汽氤氲里能看见她鬓角的白发。
整理完资料,吴梦琪突然想起杨老说的 “机床集团老员工多”,心里一动:光发资料不够,得做份针对性的分析。她打开 Excel,新建 “机床集团员工构成分析表”,从网上搜集机床厂的公开信息 —— 建厂六十多年,现有员工两千三百人,其中工龄十年以上的占比 62%,五十岁以上的老技师有三百多人。“老员工多,肯定念旧”,她在表格里备注,又想起上次给星云互联做盲盒时,年轻员工对 “网红元素” 的偏爱,对比着写下 “福利方案需突出‘传统’‘情怀’,避免过度年轻化设计”。
正对着表格琢磨,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周叔发来的微信,附带一张照片 —— 磁器口巷子里,渝州特产供应链的人正拿着宣传单跟陈老板搭话,配文:“那小子还没放弃,我刚才故意凑过去听,说要给陈老板免费做抖音推广,条件是跟他们签独家合作。”
吴梦琪心里一紧,赶紧回复:“您让陈老板别答应,我下午去磁器口跟他聊聊。对了,您留意着点,要是他们再提咱们的供货价,就说‘联盟最近调价了’,别让他们摸清底细。”
放下手机,她看着屏幕上的员工分析表,突然觉得这份方案不仅是给机床集团的,更是给联盟商户的定心丸 —— 要是能拿下这个国企订单,渝州特产再怎么挖人,商户们也不会动摇。她咬了咬唇,又在方案里加了 “定制化” 条款:可以在礼盒里印上机床厂的厂徽,或者附一张老厂房的黑白照片,“让师傅们拿到福利时,能想起自己在机床前奋斗的日子”。
中午十二点,吴梦琪抱着笔记本去茶水间热饭。微波炉 “叮” 的一声响时,她听见隔壁隔间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 是张莉的声音,带着点娇嗔:“王哥,你就再帮帮我嘛,那个机床集团的订单要是能拿到,我这个季度的绩效就够了……”
后面的话被水流声盖过,吴梦琪端着饭盒走出茶水间,心里泛起嘀咕:张莉怎么也盯上机床集团了?难道是李伟跟她说了什么?她想起上次张莉偷保密协议的事,赶紧加快脚步往工位走 —— 得赶紧把方案发给王磊,免得夜长梦多。
回到工位时,吴梦琪一眼就看见键盘上压着张鹅黄色便利贴。她拿起一看,上面用黑色水笔写着 “别太出风头”,字迹娟秀,末尾没有署名。指尖触到便利贴边缘的胶痕,还带着点黏性,显然是刚贴上去没多久。
她下意识转头看向张莉的工位 —— 斜前方的隔断后,张莉正对着电脑打字,手边的笔筒里插着几支黑色水笔,跟便利贴上的笔迹颜色一模一样。更让她在意的是,张莉的鼠标垫旁边,也放着一张同款的鹅黄色便利贴,只是上面没写字。
“张姐,你这便利贴在哪儿买的啊?” 吴梦琪端着饭盒走过去,故意指着那张空白便利贴,“我看跟我工位上的一样,想多买几本备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