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确实是大宗师,而且已经半只脚踏入银月境界了。”李玉长老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以他的天赋,将来突破天人境界指日可待。”
这可是师祖亲自带上山的孩子,真不知道师祖从哪找来这么个小怪物。”
你们说,给他三十年时间,能不能像当年的师祖一样,成为最年轻的天人强者?
确实有戏,看他骨龄才二十三,和祖师爷当年同岁,几乎同时打破了大宗师的晋升纪录。”
这小子到底怎么修炼的?破境如喝水般轻松?
年轻一辈你追我赶,未必是坏事。”
看着这些天赋异禀的年轻人,连我们这些半截入土的老家伙都觉得新鲜。”
长老们对李鑫的境界早有感知,但亲眼所见仍是另一番心境。
这些正值壮年的长老们,多数仍卡在大宗师门槛,距天人境仅一步之遥。
因此面对这个少年,反倒生出几分同道中人的亲近。
山下世界,大宗师足以开宗立派。
但在武当,这不过是未来长老席位的入场券。
像李鑫这样的插班生能达此境,尤为难得。
他的剑,很特别。”王剑的关注点与众不同。
这位剑痴眼中只有三尺青锋。
在他看来,李鑫的剑已初具气象。
单是那手御剑术,便可见其剑道造诣炉火纯青。
剑阁终于遇到像样的对手了。”王剑难得赞叹。
剑阁作为天下剑道圣地,当代剑圣更被尊为万剑之主。
虽未登武当取剑,但身为天子山峰主的王剑亲口承认:自己不如那位剑圣。
这些后话暂且不提。
李鑫虽属武当一脉,却不知王剑其人。
而李玉等 ** 更不了解,这位天子山剑主数十载醉心剑道,出剑必见血方归。
能让这位苛刻的剑痴开口称赞,李鑫的剑道天赋可见一斑。
看来这些 ** 试不出他的深浅。”李玉掌门洞若观火,本届演武台真是藏龙卧虎。”这并非妄断,实在是双方差距过于悬殊。
四个小家伙联手进攻,依然无法对李鑫构成实质威胁。
这般情形着实令人无奈。
然而,李鑫的强悍实力正是他最大的底气。
自他展露大宗师威压那一刻起,演武场的氛围已然不同。
先前观战者的震惊尚在其次,场上直面李鑫威势的对手感受更为深刻。
这份压迫感远超常人想象——尤其李鑫乃横练高手,身躯如金刚不坏,双拳挥动时龙象之力奔涌,仅凭拳劲就将众人远远甩开。
真正的强者往往以最质朴的方式颠覆战局。
李鑫便是如此。
化境之中,他破魔一剑似刀锋震颤,接续凌空飞踢,身形翻转近乎倒悬。
两道符咒追击而至,他却收剑横挡,继而向下劈斩。
狂暴气势如洪荒重现,演武台上的少年693宛若上古凶兽穿梭其间,外溢的劲道令场外众人都感到窒息。
道子默立旁观,本欲见识传闻中的天才少年,未料竟发现如此良材。
更出乎意料的是,李鑫仅用一炷香便逼得三人联手应对,自己却从容如常,仿佛只是在进行一场寻常演练。
这般境况任谁都不好受。
恰似小镇望族苦心经营多年,忽遇京城贵人,方知自身渺小如尘。
雨龙火黄本是外门翘楚,实力早达内门标准,只因师门庇护才滞留外门修习。
可在李鑫面前,这些资本不值一提。
双方差距犹如天堑,最终竟至无法理解彼此境界。
雨龙的符剑在宗师境堪称绝顶,但其中蕴含的天地灵气,于李鑫眼中仍显粗浅。
这一剑虽凝聚了天地间最凌厉的锋芒,终究不过是徒有其表。
在李鑫看来,此剑确有几分精妙,但也仅止于此。
远未臻至化境。
世间修行符剑之道者并非绝迹,但此路崎岖难行,前途渺茫。
令人动容的是,明知前路艰险,仍有人前赴后继。
尤其在武当这等仙山福地,放着通天大道不走,偏要执着于符剑一途——这份固执反倒让李鑫心生敬意。
他的剑势确实不凡。
那裹挟着远古祭祀之威的火神气息摧枯拉朽,连李鑫都为之凛然。
更可怕的是火黄竟能随雨龙阵势变化而瞬息应变,两道截然相反的力量此刻竟配合得天衣无缝。
冰火本不相容,但当二者交织时,迸发出的威势足以令人胆寒。
君陌的铁拳更是凶险。
专精横练的他力大如蛮荒凶兽,每一拳都带着开山裂石之威,逼得李鑫不得不避其锋芒。
三人联手竟渐占上风,逼得李鑫左支右绌,只能以剑招化解雨龙的攻势。
观战者不禁暗忖:或许真能创造奇迹?
周经天眼底闪过一丝得色。
他特意将雨龙与火黄编入同组,正是要借这对冤家来挫李鑫锐气。
此二人早在李鑫上山前,便是武当最特立独行的存在。
原因无他——虽同修天道,却势同水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