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沉吟片刻,“朕近来翻阅一些散佚古籍,偶有所得,关于这金石冶炼、水火之力,有些粗浅想法,稍后写成册子,供二位参详。”
徐光启和宋应星眼中同时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皇帝陛下每每“偶有所得”,都必然是石破天惊、直指核心的见解!
他们连忙躬身:“臣等必悉心研读,不负陛下厚望!”
“此外,”朱由检话锋一转,“专利局上报,民间已有能工巧匠对织机、水车有所改良,效果显着。
此风当倡!着工部与皇家技术研究院联合,于今秋举办一次‘格物竞巧大会’,
凡有所发明创造,经核定确有实效者,不拘出身,皆予重赏,并助其推广!”
这是要进一步激发民间的创造力,将科技发展的土壤耕耘得更加肥沃。
徐光启和宋应星自然明白其中深意,连声领命。
送走两位科学家,朱由检又批阅了几份关于安置流民、恢复生产的奏章。
战事虽息,但京畿、山东、北直隶部分地区遭受蹂躏,民生凋敝,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安抚和重建。
抄没的阉党、晋商资产,以及皇家商行日益增长的利润,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他看着户部呈报的预算,心中盘算:
以工代赈是良策,用这些钱粮招募流民修缮水利、道路、城防,既能恢复生产,又能稳定秩序,还能锻炼工程队伍,
为未来的大基建打下基础。水泥这东西,正好可以大规模应用了。
还有那“大明皇家银号”,经过此番战事考验,其汇兑、存储功能初步得到了官员和部分商贾的认可,
是时候考虑发行一种更便于流通、有足够储备金支持的“银钞”了,逐步取代沉重且成色不一的现银,掌控金融命脉……
思绪纷至沓来,千头万绪,却又条理清晰。
北方的威胁暂时解除,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战略窗口期。
对内,要加速新政的全面推行,尤其是触及土地和税收根本的改革;
对外,要巩固与西夷的有限技术交流,加速海军建设,并对草原、东北进行更主动的战略布局。
皇太极此番虽退,但根基受损不大,必会卷土重来。
而且,按照历史惯性,西北的流寇问题,也要尽可能的断绝其生存的土壤。
时间,依然紧迫。
他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目光掠过已渐趋稳定的京畿,投向广袤的南方,投向波涛汹涌的海洋,投向苍茫无际的草原和森林。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布局。顺义城下的胜利,只是让他获得了先手。接下来,每一步都需更加谨慎,也更加果决。
“来人。”
“奴婢在。”
“传旨给孙传庭,对科尔沁部的分化要加大力度,加大互市堡垒的推进速度和流民招募力度。
告诉卢象升,中原新军要加速整训,预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民潮。
还有,让李邦华加快对郑芝龙的招抚进度,朕要在年底前,看到大明的旗帜,插到东番去!”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