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刚卷过院子,吹得门帘一荡,秀芬已经把顶针套上了手指。她没再看门外,只低头将一块红格布摊在桌上,指尖顺着纹路慢慢划过去。昨儿塞进来的那张纸还压在针线盒底下,她没动,也没提,但心里早有了数。
赵大妈拎着热水瓶进来时,她正用铅笔在布角上画梅花轮廓。
“又画这个?”赵大妈放下水瓶,凑近瞧了眼,“这花样子可真细致,一瓣一瓣的,跟真的一样。”
秀芬没抬头:“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人看明白。”
“你这是要干啥?”赵大妈压低声音,“该不会又要当众拆穿谁吧?”
“不拆穿。”秀芬剪断线头,把布片翻了个面,“我就是想让大伙儿看看,一件东西从无到有,是怎么做成的。不是抄个边角就能蒙混过关的。”
赵大妈盯着她看了会儿,忽然笑了:“行啊,你这招比吵闹强。要我说,就该办个展,让全院都来看看,到底谁是真本事,谁是蹭热闹的。”
秀芬点点头:“我已经想好了,给孩子们每人做条新围裙,过年穿。就在裁缝间门口做,谁想看都行。”
“哎哟,这主意好!”赵大妈一拍大腿,“孩子穿上体面,家长脸上也有光。谁还能说你藏私?”
“不止是围裙。”秀芬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本子,翻开一页,“每件衣服的领口、袖口、接缝处,我都设计了不一样的做法。有的用回针锁边,有的加暗线加固,还有这个——”她指着图样上一处细密的针脚,“这是‘三层叠绣’,先铺底色,再绣暗纹,最后勾金线。少一步,都不成形。”
赵大妈听得直咂嘴:“听着就费工夫,哪是随便瞄两眼就能学去的。”
“所以我不怕她们看。”秀芬合上本子,“就怕她们看不懂,还以为捡块布头就能糊弄人。”
两人正说着,王霞牵着妞妞进了院子。妞妞一眼看见桌上的布料,蹦跳着跑过来:“秀芬阿姨,这是给我做的吗?”
“是啊。”秀芬摸摸她的头,“等做好了,吃饭时戴上,汤汤水水就不会弄脏衣服了。”
“太好了!”妞妞拍手,“我要穿最漂亮的!”
王霞笑着摇头:“这孩子,一听有新衣服就来劲了。秀芬,你说要办展示,我来帮忙搬桌子。咱们把长条桌摆门口,大家都能围着看。”
“我也来。”孙寡妇抱着孩子走过来,小声问,“需要我带些线团吗?”
“不用。”秀芬递给她一张单子,“你帮我把这些名字记下来,都是报名领围裙的孩子。咱们按顺序做,一个不少。”
孙寡妇接过纸,低头一个个念:“妞妞、小强、玲子、铁柱……一共六个。”
“嗯。”秀芬点头,“六件,六种花样。谁要是想学,就得从头看到尾,不然连第一针怎么下都不知道。”
消息传得快。不到半天,整个院子都知道秀芬要给孩子们做新年围裙,还要当众演示手艺。有人不信,觉得不过是块布缝几针;也有人好奇,想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特别。
吴婶是傍晚来的。
她站在门口,两手叉腰,嗓门照旧响亮:“听说你要露一手啊?可别光说不练,咱们这些老邻居,也不是好糊弄的。”
秀芬正在熨一块蓝布,头都没抬:“谁想看都行,站着坐着都成。只是提醒一句——”她抬起眼,“别碰桌上的东西,也别中途离场。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少说两个钟头,耐不住性子的,趁早别来。”
吴婶脸色一僵,冷笑道:“哟,还定规矩了?谁稀罕偷你那点破花样。”
“是不是破花样,待会儿就知道了。”秀芬把熨斗放回炉子上,“反正我这儿不关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爬上墙头,裁缝间门口就摆好了长桌。王霞和孙寡妇早早来了,帮着把六块不同花色的布料一一铺开,针线、剪刀、尺子整整齐齐排成一列。赵大妈端了杯热茶坐在旁边,眼睛不停往院门口扫。
人陆陆续续来了。
钱婶难得出了屋,手里捏着帕子,远远站着观望。周建国下班路过,也停下脚步。就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几户人家,这会儿也都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瞧。
快到正午,人差不多到齐了。
秀芬挽起袖子,站到桌前,声音不高不低:“今天我想给咱院里的孩子做六条新年围裙。不为别的,就图个喜庆。顺便也让大伙儿看看,一件衣裳从裁布到缝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拿起第一块红格布,展开在众人眼前:“这块布,前两天有人问我有没有多余的布头,我说没了。可今儿它在这儿,是因为我一直留着,就等着今天用。”
人群里一阵骚动。
吴婶站在后排,脸微微发白,没吭声。
秀芬像没看见,继续道:“这围裙看着简单,但领口贴脖子,要是边角处理不好,磨得皮肤疼。所以我用的是‘回针锁边’,一针压一针,反方向走线,才能结实不起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