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波涛汹涌,茶雾如巨蟒般缠绕船身,星槎碎片所发蓝光与月华交织,映得众人面色凝重。
谢汝言手持罗盘,指针疾转如疯,他厉声喝道:“速离此域!星槎灵气暴动,恐引海啸!”
船队借风势急驶,浪头却一浪高过一浪,郭大釜紧抓船舷,啐道:“奶奶的,这鬼浪比俺们渔帮遇过的台风还凶!”
赵令渊立于“品鲜舟”船头,手中紧攥龙涎茶叶与星槎碎片,碎片冰凉刺骨,却隐隐传来一股温热灵气,与他怀中《茶经》所载“星槎通灵”之说暗合。他回头望时,茶岛已隐入浓雾,唯见蓝光闪烁,似有巨物潜行水下。
蒲宗孟吸一口乌木烟斗,吐出一缕青烟:“茶翁所言茶神祠,恐是星槎图谱所在。然此等秘地,必有机关守护。”
赛义德点头称是,命水手加固船帆,又取出一块大食特制“玫瑰茶膏”,投入海中镇浪——此膏以茶粉混玫瑰脂制成,遇水即化,散出馥郁香气,暂稳船身。
船行半日,风浪渐息,前方现出一片礁石群,礁石间隐约有竹桥蜿蜒,通向一座依山而建的古祠。祠庙青瓦飞檐,墙垣爬满茶藤,门额悬一木匾,上书“茶神祠”三字,笔力苍劲,似为陆羽真迹。
谢汝言抚掌道:“《茶道秘录》有载,陆羽曾于东海建祠祀茶神,祠中藏星槎图谱,乃茶道至宝!”
众人泊船上岸,脚下石板湿滑,生满青苔,石缝间竟长出几株“石茶”——此茶生于石隙,叶小而厚,泡出的茶汤带有矿物甘甜,是宋代文人雅士追捧的奇珍。
祠门虚掩,赵令渊推门而入,只见祠内烛火摇曳,正中供着一尊陶制茶神像,神像手持茶筅,目视远方。
神像前摆着一套唐代鎏金茶具:茶碾、茶罗、风炉、茶釜一应俱全,器身刻有云纹,显是宫廷御用之物。
陆九娘轻触茶釜,叹道:“此乃唐代‘金银平脱茶器’,制法失传已久,没想到在此得见。”林素问则留意到墙角药柜,柜中分格贮藏各类茶药,如“茶菊散”“茶蜜丸”,皆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疗疾良方。
忽听祠外传来脚步声,一群黑衣忍者自林间窜出,为首者仍是茶罗煞,她脸上疤痕未愈,眼中却燃着疯狂之火:“赵令渊!交出星槎碎片,饶你不死!”
身后忍者纷纷掷出“茶蒺藜”——此物以茶刺浸毒制成,落地即爆,散出麻痹烟雾。
郭大釜抡起祠中香炉抵挡,香炉为青铜所铸,重达百斤,他大喝一声:“俺看你们是茶喝多了昏头!”香炉横扫,砸倒两名忍者。
混战中,谢汝言疾步绕至神像后,发现像底暗藏机关——一方八卦茶盘,盘上刻有“陆羽八阵”图纹。他取出行囊中茶针,依《茶道秘录》所载,以“点茶手法”轻拨茶盘枢纽。只听“咔哒”一声,神像缓缓移开,露出地下密道。密道石阶湿冷,壁上嵌有夜光茶珠,珠光幽绿,照见前方一处宽敞石室。室中矗立一座星槎模型,模型以紫檀木雕成,舰身缀满茶晶,舰首嵌着一块硕大星槎碎片,与赵令渊手中那块呼应生光。
模型旁立着一碑,碑文以篆书写就,记星槎来历:“唐天宝年间,星槎坠于东海,陆羽取槎木制茶器,槎核藏于此祠,以待有缘。”碑下有一铁箱,箱锁为“茶壶锁”,锁孔形似茶壶,需以茶汤注入方能开启。
蒲宗孟笑道:“此锁精巧,需用特定茶汤。老夫曾见大食商人用‘乌龙茶’开锁,或可一试。”
赛义德即取乌龙茶砖,煎水泡汤,汤色橙红,倾入锁孔,锁应声而开。箱中赫然一卷羊皮图谱——星槎全图!
正当众人欣喜之际,祠外忽传来箭矢破空之声!
数十名皇城司密探杀到,为首者面覆铁甲,冷声道:“奉刘德妃之命,取图复命!”
赵令渊软剑出鞘,剑光如茶汤泼洒,与密探战作一团。
林素问护着陆九娘退至药柜后,以茶药为盾,掷出“茶硝石”阻敌——此石遇火即爆,原是宋代军中所用火器,被她改良后加入茶粉,爆时散出清神香气。
混战间,茶罗煞悄然潜入密道,欲夺星槎模型,却被郭大釜一茶碾砸中后背,惨叫倒地。她却狞笑一声,袖中滑出一枚“茶蛊雷”:“今日谁也别想活!”
千钧一发之际,皇长子突然挣脱护卫,冲至茶罗煞面前,握住她手腕:“你额间茶花烙痕,可是受‘茶痋术’所控?我梦中见过此术解法!”他取过林素问药囊,以龙涎茶汤混合甘草粉,轻涂于烙痕之上。茶罗煞浑身剧颤,烙痕竟渐渐淡化,她眼中疯狂褪去,泪如雨下:“我……我本是被雾隐岛胁迫……”
原来她原是闽地茶女,因擅茶道被掳,被迫成为杀手。
此时,祠外海面忽传来号角声,蔡迢船队去而复返,黑衣女子立于船头,茶扇遥指祠堂:“星槎图谱乃雾隐岛之物,交出可免一死!”
蒲宗孟烟斗轻敲模型,沉吟道:“此图关系重大,若落奸人之手,必生大乱。不如暂藏于祠中,待风波平息再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