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砚之睁开眼时,嘴里有股铁锈味。他躺在一块冰冷的石台上,四周漆黑,只有正前方悬浮着一本黑色典籍,书页边缘泛着暗红光晕。他想抬手摸脸上的面具,却发现手指僵硬,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
耳边传来细微的铃声。
他低头看去,腰间的骨铃正在轻轻震动,表面浮现出血色纹路,像是一道道刚划开的伤口。这声音他听过,在小时候的梦里,父亲站在火堆前低声念咒,手里摇动的就是这种铃。
他用力撑起身子,骨头发出咔的一声。空气很沉,吸进肺里像在吞沙子。他试着释放一点魔力,指尖刚凝聚出符文,胸口就传来一阵灼痛,仿佛有人把烧红的针扎进了皮肉。
不能再用咒术了。
他咬牙,把注意力集中在骨铃上。这是他身上唯一还能动的东西。他用指腹摩挲铃身,开始默念家族最古老的唤醒词。三遍之后,铃声变了调,不再是清脆的响动,而是低沉的嗡鸣,像是从地底传来的回音。
那本黑典突然翻动起来。
一页页文字自动剥离,漂浮在空中,组成一个环形阵列。接着,一道半透明的身影从书脊中升起。那人披着破旧长袍,脸模糊不清,双眼位置是两枚旋转的符环。
“执铃者。”对方开口,声音像是多人同时说话,“你终于来了。”
周砚之没回答。他知道不能轻信任何出现在教会禁地的东西。
“你不记得是怎么进来的。”守护灵说,“因为你进来的方式不对——不是靠钥匙,不是靠血脉,而是被抛进来的。时空乱流撕开了你的记忆层。”
周砚之喉咙发紧。他说不出话,但心里清楚,对方说的是真的。他只记得冰棺裂开,一股力量把他往后拉,然后就是一片空白。
“你想知道真相吗?”守护灵抬起手,指向黑典,“那就毁了它。”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守言之子。你父亲临死前塞给你的那块骨片,不是遗物,是信标。它一直在等铃响。”
周砚之怔住。
那天夜里,火焰吞没了整个庭院。父亲把他推进地道,手里塞进一块温热的骨头。他说:“若铃响,则归来。”那时他还小,不明白意思。现在他懂了——那不是希望,是命令。
“毁掉黑典,你能拿回被藏起来的记忆。”守护灵的声音低了些,“但代价是你可能忘记某些人。那些你以为重要的人,也许根本不存在于真实的历史里。”
周砚之握紧骨铃。脑海里闪过两个画面:林晚秋靠在墙边喘气的样子,崔宇星背着他冲出火场的背影。
这些记忆……是真是假?
“我不需要选择。”他说,“我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守护灵沉默了几秒,随后点头。“好。那就看看吧。”
黑典再次翻开,这一次没有攻击,而是投射出一段影像。
十二个人被钉在巨大的符阵中央,身穿与崔宇星相似的旧式校服,每个人头上都悬浮着一枚耳钉状的光点。他们闭着眼,身体微微颤抖,像是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画面外站着一个人影,穿着和刘祖林一样的黑袍,手里拿着一本正在燃烧的书。他的脸看不清,但声音清晰可辨:
“系统必须启动。十三个共鸣者,只能活一个。其余十二人,献祭为源。”
血从十二具身体里抽出,化作光流注入地面。那里浮现出一个复杂的魔法阵,核心处正是最初的“共鸣回响系统”雏形。
“初代共鸣者一共十三人。”守护灵说,“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人类。刘祖林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活到最后的。他杀了其他十二个同伴,用他们的灵魂构建了系统,并将这段历史封存在黑典中。”
周砚之盯着画面,心跳变慢。
“那你为什么让我毁它?”
“因为谎言已经延续太久。系统不是天赐的礼物,是偷来的命。每一个后来的共鸣者,都在重复那十二人的命运——被利用,被消耗,最后无声消失。”
周砚之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你说我是守言之子……可我也会用古咒语系,我能唤醒死物意识。这不是普通的咒术师能做到的。”
守护灵没有立刻回答。过了很久,他说:“因为你不是后裔。”
“你是复刻。”
周砚之猛地抬头。
“刘祖林当年留下了一道备份。他把自己的基因片段混入系统核心,每隔几十年就会生成一个新的载体。你不是继承者,你是容器之一。你的左脸之下,藏着和初代共鸣者完全相同的咒纹图腾。”
周砚之伸手摸向面具边缘。那里有一道细小的裂痕,是他多年都没敢碰的地方。
“打开它。”守护灵说,“看看你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扣住面具一角,用力一扯。
面具碎了。
皮肤暴露在冷空气中,左脸传来一阵刺痒。他低头看向石台光滑的表面,借着黑典的微光看清了自己的倒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