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没遮拦穆弘在孟州有过何种经历,在大明帝国队伍里,他有一项才能堪称全军之首,因此被派往富饶的孟州驻守。这并非强调他的带兵、训练或敛财能力如何出众,而是他的夜战本领无人能敌。历代军队中夜战并不罕见,但只有他将夜战作为日常训练项目每日操练,不像其他部队仅将其当作奇策使用。正因如此,他的夜战胜率接近百分之百。其他人想模仿他的长处却难以做到,无法匹敌他的军队,所以与他交锋过的国家和将领都尽量避开夜战。即便如此,他的军营中仍时常有探子试图学习夜战技巧。
“孙大爷,我们又输了。”焦立进入没遮拦穆弘的军队后,成为统领两千兵马的百户,不过他的这两千人属于二线部队,只有训练达标才能晋升一线。对此他并无怨言,因为统领二线部队,他才有机会把部队打造成一支忠于自己的精锐力量。就像没面目焦挺,半个月前在训练中击败一线部队,顺利晋级并收编了对方。这就是没遮拦穆弘的军队越打越强、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若麾下将领觉得兵力不足,甚至会亲自训练二线部队,一旦击败一线部队便可获得双倍兵力补充。然而这种方法对有能力的将领有效,对焦立而言效果有限。
“该死……”焦立在营帐中再次败给一线部队,愤怒地对部下吼道:“你们说说,本大爷的部队到底差在哪?为何总赢不了?这样下去怎么晋升一线?”本大爷?
焦立已是二线部队百户,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大人”,觉得“大爷”更能彰显个性。听到焦立发火,部下们面面相觑后说道:“焦二爷,这可能就是二线部队和一线部队的差距。大哥率领二线部队击败最弱的一线部队成功晋级,双鞭呼延灼大人能做到的事,您现在还没掌握方法,要不向他请教一下?”
没遮拦穆弘军中的二线部队并非预备役,也不参与正面作战,主要负责后勤、侦查等杂务。要想混入其军中掌握一线部队的夜战技能,必须从二线部队起步,比如孙一扬已经潜伏两年多。孙一扬话里有话,焦立怒问是否想挑拨他和大哥的关系。孙一扬顺势建议焦立向大哥请教,焦立一拍大腿觉得有道理,便让部下先休息,声称下次一定能战胜一线部队。
不论穆弘为何与石勇开战,申、盂两州的混乱与建州无关,至少在孟州军未被削弱到一定程度之前,建州军不会轻举妄动。孙一扬与其他统领恭送焦立离开,希望他能在焦挺那里有所收获,否则在二线部队既难学到东西,也难获取有用情报。
焦立从营地出发赶往焦挺的一线部队驻地,由于二线部队装备较差且距离较远,他急于晋升一线部队,既不想被认为缺乏领军才能,也明白穆弘将来必有大动作,只有击败一线部队才有机会被重用。
然而,焦立还未找到焦挺,刚到一线部队驻地附近,就被背后的声音叫住,原来是他的姐姐。
因为始终未能晋升一线部队,焦立一直憋着一口气,很少与没遮拦穆弘军中的将领来往。突然有人喊他,回头看到焦玉玉时满脸惊喜。焦立喊了一声“姐”,焦玉玉虽有些害羞但也开心,让他随自己称呼,并询问没遮拦穆弘的所在。焦立答应帮忙打听。他注意到焦玉玉身边的一丈青扈三娘和佳丽姑娘,虽感诧异但并未耽搁。没遮拦穆弘大部分时间待在军营,他与焦玉玉的关系公开透明,孟州军虽惊讶但无轻视和怀疑。这既得益于穆弘的铁腕统治,也因两人付出巨大,尤其是焦玉玉,她放弃了太子母亲的身份顺从穆弘。孟州军看过《一剪梅》后,对焦玉玉充满敬意,敬重穆弘的将领们更加敬重她。
“小臣拜见太子母亲……”“……拜见太子母亲。”“免礼、免礼,快快免礼。”焦玉玉进入没遮拦穆弘的一线部队军营,士兵们纷纷行礼,消息很快传到穆弘耳中。焦玉玉心中激动,因为吴用创作《一剪梅》的目的正是让她赢得孟州军的尊重,以便掌控军权。她不知道夏雨荷想让她取代穆弘,只觉得这是帮助穆弘的机会而感到高兴。穆弘迎出来询问,焦玉玉表示有事相商。穆弘带她进入营帐,猜测她的来意与一丈青扈三娘和佳丽有关,对士兵对焦玉玉的敬意并不在意。随着《一剪梅》的影响扩大,穆弘松了口气,认为这对他们有利。进入营帐后,焦玉玉改称穆弘“弘将军”,提议先听佳丽姑娘唱歌。穆弘询问佳丽的身份,她自称是孟州城歌姬,为太子母亲和大人谱写了《一剪梅》。穆弘起初对吴用创作《一剪梅》并发行感到恼怒,但随着其效果显现,逐渐接受了这一安排。
而且在得知许多人已为《一剪梅》谱曲后,没遮拦穆弘虽然不清楚焦玉玉为何带佳丽来,也听过其他版本的《一剪梅》,便不再纠结佳丽的新曲有何特别之处。佳丽唱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没遮拦穆弘听出曲调不同,却不明白焦玉玉为何让佳丽姑娘来军营演唱。焦玉玉表示想让佳丽姑娘带着《一剪梅》前往京城传唱,没遮拦穆弘惊讶地问其目的。焦玉玉挽住他的手臂,反问他是否甘心被吴少师和皇上当枪使,认为应该向朝廷表明态度。没遮拦穆弘明白她的意图后陷入沉思,他原本就觉得孟州局势不在掌控之中,成了各方斗争的工具,尽管事情发展对自己有利,但他不愿被吴用和乐安长公主操纵,即使吴用营造了良好局面,他也不想领情。过去因焦玉玉信任吴用,他不便多说,如今焦玉玉也想发声,他深表赞同。焦玉玉再次强调希望佳丽姑娘代自己前往京城传唱《一剪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