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渭州指挥使兼从一品将军,赵盾所关注的事务繁杂多样。
在获悉信王朱由检于松果山遭遇截击,后为赵舒营救这一情况后,换作他人,或许会因其自身身份而继续按既定计划行进,毕竟信王朱由检已然脱离危险境地。然而,赵盾深知,若没有信王朱由检,自己不过是一名渭州指挥使,又怎会获任从一品将军之职。
因此,为向信王朱由检彰显自身的忠诚,赵盾几乎在得知消息的瞬间,便即刻下令部队加快行进速度。
未到正午时分,赵盾便率领十二万大军抵达潼关。
依照相关规定,他将部队安置于城外营地,自己则前往城中驿站。得知信王朱由检尚在休憩后,赵盾便与前来迎接的赵舒、锦豹子杨林等人一同前往客房,准备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
待锦豹子杨林讲述完松果山之事后,赵盾脸色陡然阴沉,说道:“什么?仅五百骑竟敢袭击信王府队伍?赵舒,你为何不将他们歼灭后再折返?”
“回禀将军,末将并非不想将白花蛇杨春等贼寇一举歼灭。只是末将得知此事派出斥候后,在松果山中根本未发现那些贼寇的踪迹。”
“不仅在末将进入松果山后如此,直至如今,追出松果山的斥候仍未发现白花蛇杨春贼寇的踪迹,想必他们在得知末将赶到时便已撤离。不然,且不说其他,那白花蛇杨春贼寇也不可能在第四次袭击信王府队伍时无功而返。”
“当时末将距离松果山至少还有五里之遥,加之后续有所耽搁,才让他们逃脱。”
尽管赵盾是赵舒的父亲,但此时处于公务场合,赵舒不敢与赵盾谈及亲情。
听完赵舒的解释,赵盾的脸色稍有缓和,冷哼一声道:“哼,怀惠王吗?竟敢袭击信王爷。本将在此发誓,定要将白花蛇杨春贼寇与怀惠王严惩不贷。”
“将军英勇威武,不知将军对信王府队伍后续的行程有何规划?”
赵盾义愤填膺之际,摩云金翅欧鹏面无表情。他借此机会试探赵盾,欲探究其是否有取代信王朱由检的意图。
在摩云金翅欧鹏看似轻描淡写的追问下,赵盾坦然地望向信王朱由检休息的房间,说道:“大人言过其实了。只要信王爷尚在一日,无论后续行程还是对怀惠王的态度,皆由信王爷决断。况且,赵某还需感谢信王爷对小儿的厚爱。”
“赵将军过谦了。赵舒本就是年少英才,信王爷也曾言,赵将军是王爷的得力之臣。若不是赵将军教导出赵舒这般少年英雄,信王爷此次恐怕要在松果山遭遇劫难了。”
“大人谬赞。”
虽赵盾先前训斥了赵舒,但赞扬赵舒实则也是对自己的肯定,他的脸色愈发和蔼,说道:“不知信王爷为何下榻于驿站?要不本将即刻与潼关太守和潼关指挥使商议,让他们腾出太守府和指挥使府供王爷休憩。”
“赵将军不必如此。从京城而来,王爷未曾入住任何官员府邸。”
“哦?为何?”
“若他们未主动表明投靠信王爷之意,信王爷也不会让他们从中获利。”
对于赵盾的询问,摩云金翅欧鹏并不意外。
只是道出原因时,摩云金翅欧鹏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视。
赵盾得知缘由后,点头道:“本将明白了。那对于潼关指挥使和潼关太守的未来去向,王爷有何决策?”
“将军无需忧虑,如今的潼关已不足为惧。”
听闻父亲询问潼关去向,赵舒兴致颇高。他不仅详述了昨晚潼关军队的糟糕表现,还提及今日自己巡视潼关城防的情况。
当听说镇三山黄信带赵舒一同巡视潼关城防时,赵盾颇为诧异,问道:“什么?赵舒,你所言属实?镇三山黄信竟会带你巡视城防?你可有发现什么?”
“末将不知如何描述潼关城防。以末将对渭州城的了解,潼关城防似乎比渭州城略胜一筹。”
“什么?你说潼关城防强于渭州城防?强在何处?镇三山黄信为何会让你看到?”
“他们并非强在器械,而是强在士兵的反应和训练内容。”
“末将曾见将军让士兵演练搬运弓箭,并非让士兵逐个将箭支搬上城墙,而是专门抽调不负责射箭的步兵进行箭支传递训练。因是手手相传,能迅速将弓箭补充到城头。”
“类似的训练内容还有很多,不仅精细,甚至可用细致入微来形容。”
“不仅精细,而且细致入微?”
听到赵舒的描述,不仅赵盾,锦豹子杨林也为之动容。
城头防御最怕弓箭数量不足。虽弓箭不足主要靠数量弥补,但补充弓箭的速度也会影响城头防御的密度。
镇三山黄信的安排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令人震惊的是,他竟未对赵舒隐瞒。
赵盾思索片刻,问道:“赵舒,你认为镇三山黄信是否值得任用?”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任用将军。”
赵舒神情平静地说:“若用于防御皇城,将军是合适的将领。但在其他战斗,甚至其他梁山泊的防御中,末将看不出将军有何突出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