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咱们继续送请帖,此事绝不透露半分!”
武修文握紧拳头,目光坚定。
“好!待回去勤修武艺,日后定要找那贼子算账!”
……
数日后,萧云抵达襄阳。
立于汉水之畔,遥望巍峨城墙,他不禁心生感慨。
襄阳——武侠世界中的第一雄城,纵观古今,再无第二座城池能与之比肩。
九十载春秋,郭靖黄蓉夫妇镇守襄阳,这座城池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它并非江湖人士扬名立万的舞台,而是南宋王朝的命脉所在,承载着汉家最后的希望。
襄阳犹如一道铁闸,一旦失守,蒙古铁骑便可直捣长江,切断巴蜀与江南的联系,整个江汉平原将陷入战火。
更致命的是,汉水自安康南下,经襄阳折向东南,在这交通不便的年代,这条水道堪称生命线。
若蒙古人占据襄阳,战船顺流而下直取鄂州,南宋防线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这座城池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正是以襄阳为跳板威震中原,逼得曹操迁都避其锋芒。
岳飞北伐时,也将收复襄阳视为进军中原的前提。
李自成挥师东进,同样先取襄阳断明军后路,方才北上称王。
千百年来,襄阳始终屹立在抗金、抗蒙、抗元的最前线,战火将侠义精神熔铸进了这座城的血脉。
武林大会召开在即,襄阳城内群雄汇聚。
萧云安顿好住处后,每日夜间修炼《九阳神功》与一阳指,白昼则出城苦练《龙象般若功》。
他更在暗中探寻独孤求败的剑冢遗迹——那个后来杨过遇见神雕的山谷。
传说此地有种唤作菩斯曲蛇的异兽,其蛇胆能助人功力大进。
萧云深谙此物珍贵,若能配合其他药材,定可助《龙象般若功》更上层楼。
虽经多日搜寻未果,但两门 ** 皆有精进,他已打通一条奇经八脉,正式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眼见大会临近,萧云暂搁寻蛇之事,专心备战。
武林大会前日,郭府门前。
大小武正欲练剑,忽见昔日夺走一阳指的萧云拦路而立。
武修文惊道:你竟敢来此!萧云含笑反问:莫非二位将当日之事告知郭大侠了?大小武连忙摆手否认。
哈哈,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担心?就算你们真去告诉郭靖和黄蓉,我也不怕!萧云豪迈地说道。
哼,说大话谁不会!你拦着我们到底想干什么?武修文满脸不悦地瞪着萧云。
替我送封信给郭靖!记住,要告诉他这封信关乎明日武林大会的安危,绝不能让你们师娘看见!天黑前必须送到,否则耽误了我的事,后果自负!萧云取出一封信递过去,语气冰冷地威胁道。
好,我们一定送到!两人连忙答应。
他们原以为萧云要让他们做什么坏事,没想到只是送封信给师父。
至于信中提到武林大会安危的事,他们只当是萧云在危言耸听。
......
午后时分,趁着黄蓉处理丐帮事务的空档,郭靖独自悄然来到襄阳城中一座府邸前。
郭靖心情沉重,本不想在此刻分心。
明日就是武林大会,今 ** 本该忙着接待各路江湖朋友。
但那封信的内容让他忧心忡忡,不得不按信中地址前来赴约。
敲门后,一位老管家引他入内。
穿过前厅时,后院传来阵阵练武的呼啸声。
那位公子在后院等候郭大侠。”老管家恭敬道。
这宅子本是老管家的产业,如今被萧云高价租下。
多谢老人家。”
郭靖行礼后走向后院。
园中花木扶疏,景致宜人。
凉亭处,一位白衣青年正在专注练拳。
青年约莫十七八岁,身形清瘦,乍看像个文弱书生。
但那俊秀的面容、出尘的气质,以及专注的神情,都让郭靖心生好感。
更令郭靖惊讶的是青年的武功。
每一拳击出都带着破空之声,炽热的阳刚之气扑面而来,即便隔着距离也能感受到那股威压。
郭大侠可识得我这套功夫?萧云收势转身,含笑问道。
能让老管家如此恭敬相迎,足见郭靖在襄阳城的威望。
少侠所练,应是密宗《龙象般若功》。”郭靖仔细端详后答道。
不错!郭大侠果然慧眼。”萧云意味深长地说,不过郭大侠可知,这 ** 前八层在西域广为流传,人人可习?
略有耳闻。”郭靖神色如常。
如今蒙古军中也在普及此功。
虽不能造就绝世高手,但足以让普通士兵力大如牛、反应敏捷,战场上以一当十。”萧云缓缓道来。
少侠究竟何人?与我说这些有何用意?郭靖故作不解。
在下萧云,不过是个不忍看大宋遭蒙古铁蹄践踏的江湖人罢了。”萧云洒脱一笑。
郭靖冷哼一声:“既知前线吃紧,就该去襄阳助阵,何必在此戏耍于我!”
萧云嘴角微扬:“信中所言,郭大侠竟不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