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朝堂和市井的明枪暗箭,沈梨与萧绝这对刚刚缔结盟约的“变革者”,并未选择隐忍,而是默契地展开了凌厉的反击。这场反击,并非简单的商战或朝争,而是一场多维度、立体化的清算。
沈梨不再被动防御,她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身超越时代的商业嗅觉,精准地瞄准了以钱侍郎家族为首的几个旧皇商的核心产业。
“SB,锁定钱家及其关联商户的主要经营项目——盐引、漕运、宫缎。分析其资金链、客户关系和潜在漏洞。”
【分析完成!钱家资金链紧张,近期为抢占宫缎份额,挪用大量公款,存在巨大亏空!其漕运船只老旧,事故率高,且与漕帮关系紧张。盐引方面,存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长期记录。】
“很好。”沈梨眼神冰冷,“通知王管事,动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资金和关系,做三件事:第一,秘密收购钱家为弥补亏空而抵押的田产、铺面,压价,狠压!第二,接触与钱家不睦的漕帮头目,提供更低价格、更高效的运输合作,撬走他们的客户。第三,收集钱家盐引舞弊的确凿证据,尤其是那几个常年被他家克扣的边境小军镇的诉状!”
同时,她授意麾下商会,对那几个跳出来断供、提价的原材料商进行反制。要么找到替代供应商,要么利用规模优势,联合其他商户进行集体压价,甚至不惜短期亏损,也要将这些首鼠两端者彻底挤垮。
经济战的硝烟无声弥漫。钱家等旧皇商很快发现,他们的生意处处受制,资金周转不灵,客户流失严重,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扼住他们的喉咙。
针对市面上的流言蜚语和恶意诋毁,沈梨则是采取了更高级的舆论引导策略。
她不再被动辩解,而是主动出击。
“安济坊”联合苏落落的医馆,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民义诊”活动,免费为退役老兵、贫困百姓看病施药,并公开演示标准急救包的使用方法和优势。苏落落亲自上场,以其精湛医术和亲民姿态,赢得了无数好评,无形中也为沈梨正名。
“颜如玉”则高调宣布,成立“打假基金”,悬赏举报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者,并联合官府,端掉了几个制假窝点,将查获的假货当众销毁。同时,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普惠系列”产品,让利消费者,巩固口碑。
而打压她名下产业的商贾,沈梨凭借溪谷庄规模化生产和萧绝提供的稳定原料渠道,悍然发动了价格战。优质药材、粮食,定价直接压到比那些联手打压她的商行成本价还低一成!
同时,她派出精干的采购团队,带着充足的现银,深入产地,绕过那些被大商行控制的中间环节,直接与农户和药农签订长期包销契约,给出的价格比市价高出半成,但要求是品质必须达标。
这一招釜底抽薪,顿时让那些习惯了垄断牟利的旧商行傻了眼。他们的货物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货源渠道又被高价抢断,资金链迅速紧张起来。
“疯了!沈家那个女人疯了!她这么卖根本不赚钱!”永丰粮号的东家气得砸了心爱的紫砂壶。
“她背后肯定有九皇叔源源不断的银子撑着!这是要逼死我们啊!”赵氏药行的掌柜急得嘴角起泡。
他们想再次动用官府关系施压,却发现这次不太好使了。兵部的官员收到了沈梨那份数据漂亮的报告和实实在在的低价,户部的官员则看到了稳定粮价、药价的可能性,皇帝耳边也吹进了“九皇叔麾下能人辈出、节省巨额军费”的风声。
权衡之下,那些收了黑钱的底层小吏可以牺牲,但更高层的官员们开始犹豫甚至转向,不愿再为了几家商行的利益,去明目张胆地得罪如日中天的九皇叔和这位确实能干的沈皇商。
【赵氏药行资金链断裂,被迫低价抛售存货!永丰粮号市场份额丢失三成!宿主,商业反击见效!( ̄︶ ̄)↗】
在萧绝的默许甚至推动下,一些倾向于改革的文人开始在沈梨推广的一种类似邸报但更具民间色彩的读物上发表文章,赞扬新式军需带来的积极变化,抨击旧皇商的腐败低效,并巧妙地引导舆论,将沈梨塑造为“勇于创新、利国利民”的女商人典范。
一时间,民间舆论风向开始扭转。那些诋毁的言论,在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正面宣传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当钱侍郎等人还在朝堂上喋喋不休地攻击沈梨和“新法”,试图用道德和祖制压人时,萧绝出手了。
他没有在朝堂上与对方进行无谓的辩论。
某日朝会,当钱侍郎再次慷慨陈词,痛陈“商贾干政”之弊时,萧绝缓缓出列,神色平静无波。
他没有看钱侍郎,而是直接面向御座,呈上了一份厚厚的奏折。
“陛下,臣有本奏。”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让喧闹的大殿安静下来,“臣近日查实,户部侍郎钱有为,纵容家族勾结旧皇商,长期把持军需供应,以次充好,虚报价格,中饱私囊,致使边军将士饱受其害,国库银钱流失严重。近更为填补亏空,不惜挪用公款,罪证确凿,请陛下圣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