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薄雾,为灵药园披上了一层淡金色的纱衣。
林凡从浅层的调息中睁开双眼,第一时间便望向那株月光草。
一夜过去,那原本蜷缩枯黄的叶片,竟已舒展了少许,边缘的枯黄褪去,泛起了淡淡的、充满生机的嫩绿。尤其是叶尖处,那一点月华光泽虽在白日不显,却也能感觉到内敛的灵性,比昨夜强盛了何止一倍!
不仅如此,以月光草为中心,方圆三尺内那原本灰败板结的土壤,颜色似乎也深润了些许,虽然依旧贫瘠,却少了几分死气,多了一抹微不可查的“活”意。
“生机唤醒仪式,果然有效!”林凡心中振奋,疲惫一扫而空。系统的方案精准地抓住了关键,如同在死水潭中投入了一颗活水之源,虽然细微,却真正带来了改变。
他没有耽搁,仔细检查了微型法阵,确认其仍在缓慢运转,汲取着日精月华(白日虽以日精为主,效率稍低,但系统法阵自有其玄妙,能兼容转化),便起身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改良土壤非一日之功。系统方案指出,需循序渐进。在法阵持续改善小范围土壤结构的同时,林凡也需要进行最基础的人力干预。
他取出药园配发的简陋药锄,开始小心翼翼地松动月光草周边更大区域的板结土壤。动作轻柔,避免伤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未被发现的微小生机,也避免破坏下方法阵的稳定。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粗布衣衫,但他眼神专注,动作稳定,如同最老练的灵农,耐心梳理着这片沉睡的土地。
时间在枯燥而重复的劳作中流逝。
日上三竿时,相邻的丙十六号药田的杂役弟子,一个名叫赵铁的黝黑壮硕青年,扛着药锄路过。他瞥了一眼在田里默默劳作的林凡,又看了看那片依旧显得荒凉的丙十七号药田,忍不住摇了摇头,洪亮的嗓音带着几分同情和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林师弟,别白费力气了!这丙十七号是出了名的‘死田’,多少前辈都拿它没辙。你刚来,还是省点力气,想想年底考核怎么办吧!实在不行,早点找刘执事打点打点,看能不能换个地方。”
林凡停下动作,擦了擦额角的汗,对赵铁笑了笑,语气平静:“多谢赵师兄提醒,我只是做些分内之事。”
赵铁见他“执迷不悟”,也不再劝,嘀咕着“又一个不信邪的”,便回了自己药田。他的丙十六号田情况虽也比中心区域差,但比起丙十七号,已是天壤之别。
林凡并不在意他人的看法,继续埋头苦干。他按照系统分析出的土壤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松土,甚至根据“灵土透析”反馈的信息,将一些较大的、富含惰性灵石粉末的土块挑拣出来,堆放到一旁。
午后,他又去了一趟灵药园外围的杂役坊市,用身上最后几块下品灵石,购买了系统方案中提及的几种廉价基础材料:向阳花的干枯花瓣(蕴含微弱太阳精气)、无根水(清晨收集的露水最佳,他买的是替代品)、以及一小包陈年的百草灰(带有微弱的净化与滋养效果)。
返回废田后,他按照特定比例,将这些材料简单处理,混合着清水,制成了一种散发着淡淡草木清气的浑浊液体。然后,他极其节省地将这些液体,浇灌在月光草周围那片已被松动的土壤上。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
林凡盘膝坐下,一边调息恢复体力,一边通过“灵土透析”功能,观察着土壤的细微变化。他能“看到”,那些混合液在接触到土壤后,其中微弱的活性成分,正被法阵的力量引导着,缓慢中和着暗红色的毒素光点,并滋养着土壤中本就稀少的良性微生物。
改变在悄然发生,虽然缓慢,却坚定。
夜色再次降临。
今夜月明星稀,月华比昨夜更为皎洁。
当清冷的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在丙十七号废田上时,异变陡生!
那株被林凡寄予厚望的月光草,仿佛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三片已经完全舒展、变得翠绿欲滴的叶片,猛然间绽放出柔和而纯净的月白色光华!
光华并不刺眼,却凝而不散,如同一盏小小的月灯,在漆黑荒芜的废田中熠熠生辉!更有一股清新纯净的灵性波动,伴随着光华荡漾开来,虽然范围不大,却与周围死寂的环境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这景象,在平日里或许不算什么,但在这片公认的、连杂草都难以生存的废田中,却显得如此突兀和……惊人!
“嗯?什么动静?”隔壁丙十六号药田,刚准备休息的赵铁,被这股微弱的灵性波动惊动,疑惑地探出头来。
当他看到丙十七号废田中,那株在月光下独自绽放光华、生机勃勃的月光草时,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这…这怎么可能?!”他失声惊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昨天那草不是都快死了吗?!”
他的惊呼声,又引来了附近另外两个药田的杂役弟子。几人聚在田埂上,看着丙十七号田中那违反常理的一幕,皆是满脸的不可思议,议论纷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