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有个叫草帽屯的地方。这屯子里到处长着一种柔韧的草,特别适合编草帽。打老辈子起,屯里人就靠编草帽过日子,手艺那叫一个娴熟。编出的草帽,又好看又实用,遮太阳、挡风雨,都是一把好手。
屯里编草帽手艺最厉害的,要数赵大爷。这老爷子,背有点驼了,头发也花白了,可编起草帽来,眼不花手不抖。他编的草帽,帽型周正,草编纹理细密,戴着别提多舒服。
赵大爷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叫大柱,二女儿叫秀兰,小儿子叫小宝。大柱身强力壮,负责割草、整理草。他割的草又长又整齐,整理得干干净净,为编草帽准备好材料。秀兰心灵手巧,编草帽的细活她全包了。她编的草帽,花样多,还会在帽檐上编出小花、小动物啥的,好看得很。小宝脑瓜灵活,负责把草帽卖出去。
以前,草帽屯可热闹了。一到夏天,周边村子的人都来买草帽。赵大爷一家从早忙到晚,生意好得不得了。靠着编草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这几年,草帽屯遇上大麻烦了。市场上各种遮阳帽五花八门,有塑料的、布的,还有带各种功能的,又便宜又好看。手工编的草帽虽说透气舒服,可编起来费时间,价格就高些。买草帽的人越来越少,屯里的草帽堆得到处都是,卖不出去,大家心里都发愁。
赵大爷看着这一堆堆草帽,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这编草帽的手艺传了好几代,咋能在咱这儿断了呢?大柱还是天天去割草、整理草,可看着那堆草,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还能不能编成受欢迎的草帽。秀兰编草帽编得更用心了,花样也更新颖了,可还是没人买,心里别提多失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宝跑了好多地方找销路,磨破了嘴皮子,腿都快跑断了,还是没啥收获,急得抓耳挠腮。
就在大家觉得没指望的时候,转机来了。屯里有个叫阿明的年轻人,在外面打工见了世面。他回村跟赵大爷说:“大爷,咱得变变招儿,不能老守着老一套。”赵大爷赶忙问:“咋变?你快说说。”阿明就把想法说了出来。
他们决定从两方面下手,一是改造草帽,二是找新销路。改造草帽这块,小宝发现现在人讲究时尚、个性化,就跟秀兰说:“姐,咱把草帽编得时尚点,再加点流行元素,肯定受欢迎。”秀兰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动手。她编出带彩色条纹的草帽,还有在帽顶上编出各种造型的,像小玩偶、小花朵,俏皮又可爱。大柱也没闲着,他在选草的时候更讲究,还尝试把不同颜色的草搭配起来,让草帽颜色更丰富。
找新销路呢,阿明利用网络,在各大平台开网店,拍草帽的照片和视频。小宝在视频里又说又笑,把草帽的好处一顿夸,什么手工制作、天然环保、时尚个性,说得头头是道。这一招还真灵,不少人看到视频,对草帽产生了兴趣,纷纷下单。他们还联系了城里的一些精品店、旅游景区的商店,把草帽放在那儿卖。
可这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岔子。新做的草帽,有人说不像传统草帽,没了那股子质朴味儿。网上卖草帽,运输的时候草帽容易变形、压坏。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赵大爷把大家叫到一块儿,说:“孩子们,别慌,咱想办法。”秀兰就琢磨着咋在创新和传统之间找到平衡,让草帽既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又保留传统的韵味。小宝和快递公司商量,定制了专门的包装盒,里面加了硬纸板固定,还塞了泡沫,把草帽保护得严严实实。
慢慢地,草帽屯的草帽又有了销路。订单越来越多,大柱割草割得更起劲儿了,秀兰编草帽编得手都停不下来,小宝笑得嘴都合不拢。屯里那些原本打算放弃编草帽的人,又重新拿起了草。草帽屯在这一番风云变幻中,找到了新的生机,编草帽的手艺也在创新中继续传承下去。
喜欢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