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年12月(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十一月),从各地迁移的家属陆陆续续的到达元氏县,这给元氏县又增添了不少热闹,元氏县也从181年之前的两万多人县城,如今已经变成加兵马八万多人的大城。
这座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旧城墙得到了加固,新城墙在火热的建造中,街道也变得更加宽阔,随着商铺和民居的日益增多,元氏县的繁荣景象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定居,这里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
此时此刻,侯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张氏主母的驾临,使得整个府邸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二,更是因为拓跋雪刚刚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可是张羽的第五个女儿啊!
侯府上下都沉浸在这双重的喜悦之中,仆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角落,为迎接张氏主母和庆祝新生命的降临而精心准备着。庭院里,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映衬着喜庆的氛围;屋内,布置得金碧辉煌,彰显着侯府的尊贵与荣耀。
张氏主母的到来,让侯府的众人都倍感亲切。她美丽的笑容和温和的话语,让每个人都如沐春风。而拓跋雪的产房外,张羽焦急地踱步,期待着妻子和女儿的平安。当他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张羽进屋后就是看到拓跋雪虚弱的样子,关切说“雪儿你没事吧”?
“没事,我们女儿你抱给我看看”拓跋雪说,眼中却满是泪水,(拓跋部落就剩下她和现在诞下的女儿了,她本想诞下一个儿子,长大了可以作战,可偏偏是一个女儿)。
张羽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到“我们多生几个,把你拓跋族重新振新”。
拓跋雪回“真的吗?”。
张羽笑着说“当然是真的,难道你还怕我养不起”。
拓跋雪含着泪水笑了。
“对了,上次我说过,你生的小孩无论男女都会让他们姓拓跋,我们的女儿我已经想好名字了,叫拓跋悦,你觉得如何?”张羽说。
拓跋雪开心地说“这名字太好听了”。
“悦,代表喜悦、开心之意,我希望你能开心,放心,答应你的挥师草原报仇,我不会忘的”张羽说。
拓跋雪感动地点点头,然后一把搂住张羽的腰。
张氏主母此时也进来看望这刚出生的小孙女,拓跋雪想行礼,被张羽摁在床上,“你还要好好休息,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礼节”张羽说。
主母也开口说“安然说的对,你好好休息”。
一听张羽叫刚出生的女儿叫拓跋悦,主母奇怪问,张羽耐心的解释了一下缘由,主母也理解了。
“安然你给每个女儿取的名字都好好听,有名字的女孩就是好,很多女孩一生都没有名字”主母说。(这个时代只有士族、世家、贵族、皇族、商贾巨鳄、地主豪强的子女才有名字)主母这一番叙说也是在说自己,她16岁嫁进张家,现在也就31,虽贵为主母,但她是平民出生,并没有自己的名字。
“主母如果想要,我给你取一个”张羽说。
“都这么多年了,不用,况且我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主母说。
“主母已嫁入张府多年,那就姓张吧,主母长的是人间之美,犹如空中凤凰,取姓张名凤可为好”张羽说。
主母很开心地说“谢谢你安然,这名字太好了”。
就在此时亲卫来报“侯爷田府生了一个儿子”。
这一句话让本来屋内屋外热闹的场景突然冷却。
张羽打破这个冷场说“我喜欢女儿,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再重申一次,我这里女儿比儿子精贵”。
随后张羽继续逗着自己的女儿。
洛阳地牢,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和治疗,唐周的伤势已恢复如初,此时他正吃着鸡腿喝着小酒,虽身处地牢,但他过的日子比他以前在外面都要好。
此时坐在他对面的是洛阳令,洛阳令笑呵呵地说“这伤也好了,每天这么好吃好喝的,你都长胖了,那是不是该把你之前说的话给兑现了,如果知道是你骗我,我会让你长上去的肉重新掉下来,恢复好的伤,重新再出现”。
唐周笑嘻嘻地说“当然不会骗你,但你让我在这地牢告诉你,你知道后我还能出去吗?”
“那你不告诉我,你觉得你能出去吗?”洛阳令说。
“那就杀了我吧,我的要求就是你给我一笔钱,然后把我从这地牢放出去,到了你府上我就把事情告诉你”唐周说。
“好,很好,那就依你,我倒要看看,你耍什么花招”洛阳令说。
随后洛阳令命人打开唐周的牢房,然后把他带到自己府上去。
唐周到了洛阳令府上,喝着小茶调戏着婢女,洛阳令走出来,把一大袋子银钱放在了唐周面前。
唐周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他慢慢地放下茶杯,伸出手去打开袋子,只见里面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